台美關稅怎麼談? 中經院:「理想」談判應這麽做

美國總統川普向全球祭出對等關稅,其中對台加32%關稅。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楊書菲建議,台灣與美國談判時,或能以美國「對外貿易區」(FTZ)政策的方向,來降低對美順差。同時,她提出,政府也可透過輸出過去建設科學園區或產業園區成功經驗,協助美國外貿區基礎建設,不僅有助增加談判籌碼,也能順勢深化台美供應鏈的連結與整合。
中經院28日舉行「川普關稅風暴 智庫視角x政策對應」研討會,就台美談判方向,楊書菲首先指,台灣可利用美國FTZ降低對美順差,以創造雙贏空間。她提到,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出口到美國在2024年前兩大產品為顯示卡和伺服器,顯示卡金額318億美元,伺服器159億美元,合計占比為台灣對美國去年出口的43%。
然而,楊書菲續指,若從美國貿易統計看,2024年,美國從台灣的進口的伺服器總額為159億美元,然而,在顯示卡方面,這一數據卻顯示「只有66億美元」,而對比台灣的數據,總計有超過250億美元的貿易金額「不見了」,那這250億美元的顯示卡怎麼會不見呢?顯示卡是伺服器的關鍵零組件,美國2024年伺服器的進口有67%是來自墨西哥來,這個金額約為416億美元。
楊書菲以此推測,台灣出口總額價值250億美元,卻未在美國貿易統計上,這勢必就說明「是被裝到裝到墨西哥產的伺服器,然後運到美國去」。這些價值250億美元的顯示卡,是被出口到美國的「境內關外」,也就是FTZ,所以這項未顯示在美國的貿易統計裡,也不會被課徵關稅,之後轉而為「墨西哥製造」的伺服器,進入美國。此外,FTZ也具有庫存管理及物流效率的優勢。
此外,楊書菲建議,政府與美進行關稅談判時,可以透過台灣輸出科學園區或產業園區的建設經驗,向美國表達願意協助他們,達到其外貿區基礎建設。若在更好的情況下,可以打造成台商的外貿專區,這不僅能創造就業機會,也可提升美國製造,並降低貿易逆差等效益,完全符合美國利益。
至於對台灣而言,楊書菲稱,零組件仍可從台灣出貨,而不會增加對美貿易順差,特別是台灣較中小型的廠商,也不必赴美國去設廠。她再指,目前美國大約有近300個自由貿易區,台灣將零組件出口至美國FTZ,再由當地代工廠進行加工及組裝,使最終產品在美國實質轉型,形成美國製造。
而這也有利台灣,我方可以此為談判籌碼,向美方爭取更多FTZ的區內優惠,如關稅、美國實質轉型認定等。而這也有助於台商群聚效益,能夠提升台廠生產效率,並且有利於深化台美產業界供應鏈的連結或整合。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