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陸經濟 36家德企籲加大投入

2024年德企在大陸新增投資57億歐元,較上年增長25%。圖為4月23日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奔馳(賓士)汽車展台上的全球首秀Vision V概念車。 (新華社)
2024年德企在大陸新增投資57億歐元,較上年增長25%。圖為4月23日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奔馳(賓士)汽車展台上的全球首秀Vision V概念車。 (新華社)

近日,36家在華德企聯合向即將上任的德國新政府提交一份建議書,指出「德國要在經濟上保持重要地位,需對中國加大投入,而非減少」。建議書還警告「去風險化悖論」,強調「風險管理不能簡化為縮減對華業務」,更不能將技術競爭簡單理解為零和博弈。特別是在電池技術、自動駕駛、空中出租車、人形機器人等未來產業中,中國展現出強勁的引領勢頭。

新華社報導,德國企業界認為,與中國伙伴開展研發合作對於深入了解中國市場、保持技術領先具有重要意義。許多德企在中國的營收占比超過三分之一,部分企業的創新活動已深度本地化。在電動出行、智能製造與數位經濟等新興領域,中國不僅是巨大的消費市場,還是技術共創的關鍵伙伴。中國德國商會華北及東北地區執行董事奧利弗·厄姆斯指出:「將中國視為『系統性對手』的政治立場,正在與在華德企的現實脫節。」他強調,中國市場對於德企全球競爭力至關重要,德國新政府應為企業提供更加清晰穩定的政策支持,進一步推動對華合作。

近年來,中國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擴大市場准入,進一步增強了德企在華發展的可預期性與確定性。

德國「中國平台」網站援引美國榮鼎諮詢公司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德企在華新增投資57億歐元,較上年增長25%。來自中國德國商會的商業信心調查顯示,92%的會員企業希望繼續留在中國市場。

在複雜的地緣經濟環境中,德國企業界基於現實做出理性抉擇。今年3月,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年會上,梅賽德斯-奔馳(賓士)、寶馬、博世、德意志銀行等德國企業高管紛紛表達加碼中國市場的意願。

博世集團董事會主席斯特凡·哈通表示:「中國不僅是銷售增長點,更是研發與變革的核心驅動力。正因如此,我們始終堅定扎根中國,並不斷拓展本土業務和布局。」

愈發嚴峻的外部環境正在強化德企擴大對華合作的意願。德國聯邦統計局數據顯示,德國2024年出口總額較2023年下降1.2%。與此同時,美國的關稅政策正加速破壞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在此背景下,德國新一屆政府在聯合執政協議中明確表示:「尋求與中國開展符合德國與歐洲利益的合作,尤其在應對全球性挑戰方面。」協議指出,貿易保護主義正損害全球經濟穩定與秩序。

在美國關稅政策持續施壓的背景下,中德在維護自由貿易體系方面的共同利益更加顯化。雙方既是製造業與技術強國,也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參與方,在數位轉型、綠色能源、氣候治理等眾多領域具有天然的互補優勢與巨大的合作潛力。作為全球經濟的穩定器與確定性力量,兩國應進一步開放市場、深化合作,共同維護開放、穩定、公平的國際經貿體系,抵禦貿易保護主義的衝擊,為全球經濟注入穩定性與驅動力。

中國市場 德國

延伸閱讀

德國基本工資是否調漲 準執政黨黑紅聯盟意見相左

還能美國製造?川普關稅反覆無常 外國中小企業更不敢擴張業務

白宮新網頁稱病毒源自「大陸實驗室」 北京反擊嗆:胡編亂造

搶中國市場… 上海車展開幕 歐美車企新款新技術逆勢登場

相關新聞

因應關稅戰變化 近5成大陸外貿企業「將減少對美業務」

近期,大陸中國貿促會面向全國1,100多家外貿企業開展問卷調查。調研結果顯示,有近50%外貿企業表示將減少對美業務,同時...

身分證買東西打75折!陸學者建議:官方可拿4.5兆促消費

大陸經濟學家、北京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近日表示,建議「五一」假期期間,大陸官方拿出人民幣1兆元(約...

錢存銀行越久越少....陸存款利率加速進入「1」字頭

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發布監測數據顯示,3月大陸銀行1年期平均利率為1.566%,2年期平均利率為1.666%,3年期平...

港口交易需謹慎行事 陸外交部喊話長和集團:與中方充分溝通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28日例行記者會中再次喊話香港長和集團,港口交易審慎行事,與中方有關部門充分溝通。

台美關稅怎麼談? 中經院:「理想」談判應這麽做

美國總統川普向全球祭出對等關稅,其中對台加32%關稅。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楊書菲建議,台灣與美國談判時,...

應對川普關稅戰 陸官媒:增量政策6月底前推出

大陸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今日表示,將根據形勢變化及時出台增量儲備政策。官媒《玉淵譚天》發文表示,大部分政策都將在第二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