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3架法製飆風墜落!巴國擊落印度軍機 傳大陸殲-10CE立功

被質疑圖利、公私不分 郭智輝:指控請提出證據

前特派漫談/美國總統的挑戰者 揭白宮隨行記者團面紗

長三角鐵路 「五一」首日420萬人次創新高

大陸五一勞動節五天長假昨天啟動,圖為北京北站出行的客流。(中新社)
大陸五一勞動節五天長假昨天啟動,圖為北京北站出行的客流。(中新社)

大陸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首日,預計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3億4千095萬人次,環比增長59.9%,同比(去年五一假期首日,下同)增長8.0%。

中新社報導,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5月1日,鐵路客運量預計2250萬人次,環比增長22.8%,同比增長8.7%。公路人員流動量預計3億1476萬人次,環比增長64.1%,同比增長7.8%。水路客運量預計135萬人次,環比增長63.0%,同比增長53.5%。民航客運量預計234萬人次,環比增長0.6%,同比增長9.1%。   

數據顯示,4月30日(五一假期前1日),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2億1千327萬人次,環比增長28.8%,同比(去年五一假期前1日,下同)增長4.5%。

其中,鐵路客運量1831.6萬人次,環比增長40.0%,同比增長11.5%。公路人員流動量1億9千180萬人次,環比增長28.2%,同比增長3.6%。

水路客運量82.8萬人次,環比增長15.5%,同比增長18.7%。民航客運量232.5萬人次,環比增長4.5%,同比增長16.8%。

長三角和珠三角鐵路均出現客流高峰。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公司表示,1日預計發送旅客420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多出46.7萬人次,增幅達12.5%,創單日旅客發送量歷史新高。

《澎湃新聞》報導,今年「五一」假期氣候適宜,加上假期時間集中,激發長三角民眾跨省出遊與探親熱情,1500公里以內的中長途出行需求進一步增加,形成以旅遊、探親為主體的龐大人流。根據統計,4月30日長三角鐵路已發送旅客逾361.1萬人次,年增12.5%。

在珠三角,香港文匯網報導,廣鐵透露,1日預計發送旅客330萬人次,超越去年十月一日創下的316.5萬人次歷史紀錄,刷新單日運輸峰值。而5月1日大陸與香港假期重疊,廣深港高鐵開行跨境列車突破210列,跨境客流預計達12.1萬人次,同比增幅12%。

從客流結構來看,假期前期客流出行高度集中,以中長途旅遊客流為主,探親流為輔。出行主要集中在廣州、深圳之間往返,廣深地區往潮汕、湛江、桂林、長沙等。

高速公路部分,有大陸網友在微博表示,幾乎各一線、二線城市出城的高速公路都嚴重堵車,平時半小時的車程要三小時才能到。大陸交通部表示,高速公路流量峰值預計約為平日流量的2.1倍。整個假期,高速公路小客車日均流量佔比約在99%。

探親 高速公路

延伸閱讀

大陸「五一」長假第一天…上海現人潮 預估出入境客流增3成

客運司機疲勞駕駛打盹 菲律賓連環車禍釀12死

白沙屯媽進香公、鐵路聯運 苗栗高鐵站1天疏運逾2000人

港珠澳大橋30秒通關 1年客流人次破千萬最快紀錄

相關新聞

貴州觀光船側翻已知3死、14人仍失聯 習近平緊急指示千方百計搜救

五一假期期間,大陸傳出景區觀光船意外,貴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鄉六沖河東風庫區附近發生載人遊船側翻事故。央視新聞指出,5月4...

南京一醫院為單身女性找「精哥」學歷身高長相任選

南京一醫院近日被爆出涉嫌違規為單身女性做試管嬰兒,引發熱議。南京秦淮區相關負責人回應表示,已第一時間成立聯合調查組,目前...

五一假期意外 貴州暴雨遊船側翻 3死14失聯

大陸五一假期間,貴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鄉六沖河東風庫區附近昨日發生載人遊船側翻事故。央視昨晚十時卅分消息指出,貴州遊船傾覆...

超怕遲到!女學生闖紅燈過馬路 險遭2車撞飛畫面曝

正所謂「馬路如虎口」,行人過馬路真的要遵守交通規則。有香港司機於社交平台上傳「行車紀錄」影片,顯示1名穿著校服的女童疑因趕上學,即使行人過路處亮起紅燈,她仍照樣衝出馬路,兩度險被車輛撞到,幸好司機及時

長三角鐵路 「五一」首日420萬人次創新高

大陸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首日,預計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3億4千095萬人次,環比增長59.9%,同比(...

60年一遇!陸大面積春旱 多地「轟天求雨」

今年春季大陸多地發生罕見的大面積春旱,除廣西遭逢六十年一遇、受災逾四十萬人的乾旱外,江蘇、河南、陝西等地也均有大面積的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