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認了關稅政策可能會丟選票!川普:但我還是要拯救國家

收益轉負!美關稅衝擊股市重挫 勞動基金3月單月虧損1716億

IDF經國號戰機意外擊發火焰彈 空軍司令部派員調查

港珠澳大橋 一年內客流千萬破紀錄

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旅客突破1000萬人次,同比增長超過18.9%,刷新口岸自開通以來一年內客流破千萬人次的最快紀錄。(新華社)
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旅客突破1000萬人次,同比增長超過18.9%,刷新口岸自開通以來一年內客流破千萬人次的最快紀錄。(新華社)

日前,2025年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旅客突破1000萬人次,同比增長超過18.9%,刷新口岸自開通以來一年內客流破千萬人次的最快紀錄。這座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正以「流動的大灣區」之姿,見證著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加速度。

新華社報導,清晨8時,已有旅遊大巴從大橋駛上了口岸出境大廳門外的高架平台。旅客們通過「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通道,30秒內完成通關。這樣的場景已成為常態,據港珠澳大橋邊檢站統計,今年以來,該口岸日客流量超10萬人次以上天數達30天,是2024年同期的2倍。

港珠澳大橋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開通後,香港到珠海、澳門的車程從3個小時縮短至約45分鐘。

數據令人鼓舞:自2018年10月建成通車以來,港珠澳大橋不斷刷新車流量、客流量紀錄,日益成為大灣區人員和貨物往來的「大動脈」。尤其是2023年「港車北上」「澳車北上」政策落地,出入境車流快速上升,周末、節假日甚至出現堵車現象。如今,港珠澳大橋日均車流超過1.5萬輛次,車流如織的盛況映照著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的活力。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進出口總值累計突破1兆元。2024年,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進出口總值達2329億元,同比增長11.3%;貨物收發地覆蓋全球230多個國家和地區,日均近100萬個包裹經大橋出口。

「此前我們一直通過深圳文錦渡口岸向香港供應鮮活海產品,一趟下來要耗費六、七個小時。」珠海市海淼水產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翁錫鵬說,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後,僅一個小時左右就能把產品運輸到香港,不僅鮮活海產品存活率大幅提升,運輸費用也節省近一半。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超級紐帶」,港珠澳大橋不僅以「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等制度創新促進三地人員高效往來,更以「黃金通道」功能促融區域經貿格局。口岸24小時通關優勢和便捷的交通物流網絡,讓港珠澳大橋一躍成為大灣區至關重要的「物流大動脈」。

從跨境學童的便捷求學,到物流企業「當日達」的高效運轉;從港澳青年北上創業的熱潮,到大陸遊客「一小時跨境遊」的便利……港珠澳大橋呈現人、車、貨「三向齊增」良好態勢,輻射帶動作用不斷提升,提速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

今年清明節期間,香港市民黃先生經大橋自駕到中山祭祖,全程僅1.5小時,「真正感受到大灣區的便利」。

大陸五一假期臨近,港珠澳大橋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超級動脈」,預計將迎來新一輪居民跨境出行高峰。

港珠澳大橋 物流 香港

延伸閱讀

港府公布年度財政數據 立法會通過財政預算案

港民主派47人案 首批4名前議員刑滿出獄 恐終身禁參政

調查:5.4萬港人患頑治抑鬱 8成想自殺 隱形患者難獲治療

深圳直達匈牙利布達佩斯 粵港澳大灣區首開通中歐班列

相關新聞

大陸「神舟19號」成功著陸

去年十月底升空的大陸神舟十九號太空船,其返回艙四月卅日在內蒙古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搭載的三位太空人蔡旭哲、宋令東、王浩澤...

港珠澳大橋 一年內客流千萬破紀錄

日前,2025年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旅客突破1000萬人次,同比增長超過18.9%,刷新口岸自開通以來一年內客...

大陸科研團隊研發出腦機接口植入機器人 將髮絲般微電極植入動物大腦皮層

中國科研團隊最新成功自主研發一款「縫紉機」式柔性微電極自動植入機器人,可助力科學家將「比頭髮絲更細更軟」的柔性微電極植入...

大陸遼寧餐廳大火22死 海基會:已致函海協會表遺憾

大陸遼寧省遼陽市一間餐廳29日發生火災,造成22人死亡、3人受傷。海基會30日表示,已致函大陸海協會表達遺憾,並對罹難者...

又冤枉?她說地鐵被偷拍...百人巡查找不到 女乘客遭網暴

一名成都地鐵女乘客發視頻,稱疑似遭到一名陌生男乘客偷拍,男子鞋尖有疑似微型攝像頭物件,提醒其他乘客小心,沒想到該名女網友...

大陸山西社區發生大爆炸! 民眾渾身是血衝出火場 已知17傷、4重傷

山西省太原市一處社區30日下午驚傳發生大爆炸,相關影片在網路上瘋傳,可以看出建築物受損災相當嚴重,事故已知造成17人受傷...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