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接連發生襲擊事件 引發兩國對排外情緒擔憂

(德國之聲中文網)據日本多家媒體報道,一名居住在中國的日本女性在蘇州市一處地鐵站內遭到一名男子襲擊受傷。日本放送協會(NHK)沒有透露傷者姓名,但援引日本駐上海總領館的消息報道稱,當時她正與孩子同行,孩子沒有受傷。這名女性隨後被送醫治療,目前已出院返回住所。

周五晚間,NHK記者致電蘇州警方,但無人接聽。蘇州警方尚未發布官方通報。但報道稱,嫌疑人已被拘留。

在周四的襲擊事件中,東京駐北京大使館在一份提供給法新社的聲明中表示“一名日本公民在江蘇省蘇州市的一處地鐵站內與一名兒童同行時,被一名身份不明的襲擊者用疑似石塊擊中”。

中國外交部一位發言人告訴法新社,“嫌疑人已被抓獲”。外交部表示,受害者“已被迅速送往醫院接受治療,目前已無生命危險。

據《日經中文網》報道,事發後日本政府向中國政府提出要求盡快找到嫌疑人並嚴正處罰;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確保日本公民安全。

“中國日本商會”於8月1日發表聲明稱,“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深表遺憾。確保員工及其家人的安全,對在華開展業務至關重要。”並要求中方“盡快公開包括事件背景在內的詳細信息”。

東京:兩名中國男子遭襲 凶手仍在逃

周四早些時候,兩名中國男子在日本東京遭遇暴力襲擊,傷勢嚴重。據中國駐日大使館通報,作案的四名男性嫌疑人持不明武器,事後逃離現場,目前尚未被抓獲。

中國大使館敦促日本方面“馬上采取行動,抓捕嫌犯,嚴懲凶手”。聲明中提到,“針對日本社會近期出現一些排外情緒,要求日方切實保護在日中國公民安全與合法權益”。

去年數起日本人被襲事件

去年6月,蘇州日本人學校一輛校車載學生回家期間,被一名中國男子持刀襲擊,造成一對日本母子受傷,中國籍校車乘務員胡友平因阻止行凶者沖上校車而受重傷,不治離世。行凶者最終被判處死刑。

去年9月,深圳,一名在日本人學校就讀的10歲的日本學生在靠近日本學校門口200米處的街道上,被44歲中國男子鐘某持刀襲擊,送醫後翌日凌晨不治身亡,凶手同樣被判處死刑。

雙邊關系緊張加劇 安全問題愈發敏感

盡管中日兩國互為重要貿易伙伴,但近年來因領土爭議與軍費擴張問題兩國關系趨於緊張。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和期間對中國部分地區的殘酷佔領,至今仍是兩國關系的痛處。中國方面一直指責日本未能為當年的侵略歷史做出充分的反省或贖罪。

去年蘇州襲擊案發生的時間,恰逢“九一八事變”紀念日——在中國被視為“國恥日”,這一背景亦加劇了人們對案件背後動機的猜測。

中國社交媒體平台微信上關於蘇州最新襲擊事件的消息報道已遭審查刪除。

(美聯社 法新社 日經新聞)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本文章由德國之聲授權提供】

相關新聞

陸駐美大使謝鋒:中美和平相處 互不踩線越界

中國大陸駐美國大使謝鋒日前出席中美匹克球交流活動時,談及中美關係表示,中美關係又站在關鍵歷史節點,這個「大球」仍需許多「小球」來推動,未來仍要由兩國人民來創造。他並指出,就像在匹克球賽場上要遵守「比賽規則」,中美要在這個星球上和平共處,就不能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的問題上踩線越界。

中共中央高層啟北戴河夏休 蔡奇:強調人才強國戰略

據央視新聞報導,受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委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蔡奇3日在北戴河看望暑期休假專家。蔡奇表示...

邀青年專家 中共北戴河暑休啟動

央視報導,受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委託,中共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蔡奇昨日在北戴河看望暑期休假專家,這顯示中共啟動北戴河暑...

共軍高層再傳落馬 北部戰區司令員「消失」

據遼寧日報報導,八月一日,遼寧省慶「八一」軍政座談會在瀋陽召開,「北部戰區主要領導出席並講話」。但通篇報導只見北部戰區政...

花蓮陸配村長因國籍被解職 陸委會:兩岸條例未規定 尊重內政部解釋

花蓮縣富里鄉學田村長鄧萬華被指未放棄中國國籍,8月1日起被富里鄉公所解除職務。鄧萬華表示中國大陸政府根本不會出具放棄國籍...

又有官員落馬?北部戰區司令員黃銘 遼寧「八一」座談報導未見其名

據《遼寧日報》報導,8月1日,遼寧省慶「八一」軍政座談會在瀋陽召開,「北部戰區主要領導出席並講話」。但通篇報導只見北部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