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有縱貫線教父之稱的「黑松」蔡永常今告別式 政商及各界雲集送別

影/墾丁大街酒醉鬧事大亂鬥!醉女踹懷胎3月孕婦反遭毆 警帶回6人

陸國安部:不研究的學者、不觀光的遊客 可能都是間諜

大陸國家安全部指出,不研究的學者、不營業的商人、不觀光的遊客等,都可能是境外間諜。(圖/截自大陸國安部影片)
大陸國家安全部指出,不研究的學者、不營業的商人、不觀光的遊客等,都可能是境外間諜。(圖/截自大陸國安部影片)

中國大陸當前高度重視國家安全。大陸國家安全部25日發布「揭露間諜的N副面孔」的訊息指出,不調查的偵探、不研究的學者、不營業的商人、不觀光的遊客、不走心的戀人,以及記者、簽證官、非政府組織工作人員等,都可能是境外間諜。

大陸國家安全部表示,「境外間諜可能就隱藏在我們身邊,利用各種身分偽裝和話術陷阱,精心編織騙局,從事各類危害我國家安全的違法犯罪活動。」文章並列出境外間諜可能偽裝的幾類面孔:

一、不調查的偵探。境外間諜情報機關人員會披著偵探公司、諮詢公司的外衣,以核實信息、有償諮詢為由,誘使大陸境內人員對中國軍事敏感部位進行觀搜,或打探中國高精尖領域的敏感信息,對中國國家安全造成威脅。因此對於陌生人發布的跑腿、拍照、諮詢類的兼職,要注意甄別,尤其是對要求指定區域拍攝類、敏感事項核實類的工作要提高警惕,不能對涉國防、軍事、軍工等涉密目標拍照。

二、不研究的學者。大陸國家安全部指出,境外間諜情報機關人員會打著學術交流、科研合作的旗號,頻繁出入高校、科研院所,以經濟利益誘惑或許諾提供學術、生活上的便利,實施策反活動,進而套取中國敏感信息和核心技術。因此對於突然接近、異常熱情的境外背景學者要保持警惕,絕不能擅自透露涉密信息,嚴禁攜帶涉密資料參加境外學術活動。

三、不營業的商人。境外間諜情報機關人員會偽裝成實力雄厚的商人,以投資、合作等為幌子攀拉中國重要敏感企業或機關公職人員,利用金錢誘惑、感情拉攏等手段實施策反,進而搜集中國重點領域情報。對主動示好、承諾高額回報的商業夥伴要提高警惕,不要被利益蒙蔽雙眼,更不要在商務活動中洩漏國家秘密和敏感信息。

四、不觀光的遊客。境外間諜情報機關人員會以參觀旅遊、探親訪友為名進入中國境內,以對中國自然風光和地理環境感興趣為由,自行或誘使大陸境內人員進行非法測繪、現場觀搜等活動。對於在軍事禁區、敏感地區附近徘徊、拍照,特別是攜帶高精度測繪設備作業的遊客,要保持警惕,及時向國家安全機關舉報可疑情況。

五、不走心的戀人。境外間諜情報機關人員會以志同道合、興趣相投的異性好友為偽裝,假借戀愛名義接近中國赴外留學生或實施網絡勾連,發展成為戀人關係後實施策反活動。對異常熱心、殷勤的境外異性朋友或網友要注重篩查和防範,不要被甜言蜜語迷惑頭腦,不要隨意對交往對象洩漏涉密敏感信息。

大陸國家安全部稱,除了以上幾副「面孔」,境外間諜還可能偽裝成記者、簽證官、非政府組織工作人員等各類身分,利用各種手段搜集中國國家秘密、危害中國國家安全,呼籲大陸民眾提高警惕,遇有可疑情況應及時舉報。

間諜 簽證 留學生 國防

延伸閱讀

與谷立言同台 朱立倫:提高國防預算是全世界共同要求

紐時:俄羅斯將巴西變成「間諜工廠」

駭客已滲透美國!美前官員曝:大陸正對美發動史上最大間諜戰

50多歲日籍男子被控間諜 遭上海法院判刑12年

相關新聞

香港開放投資移民 一年來申請逾千件其中500件已獲批

香港投資移民開放一年,至4月底接獲逾1,200宗申請,其中逾500件申請者正式獲批。如所有申請獲批,可為香港帶來約370...

陸學者周志懷:「台獨無害論」將會害死台灣

大陸全國台灣研究會常務理事、前社科院台灣研究所所長周志懷24日於「台海新觀察第十次會議」上提出衝擊當前台海和平的四個危險...

傳今年服役 福建艦加緊海試 殲35艦上彈射試飛

中國第3艘航母福建艦,近期傳出第八次海試消息後,官媒24日證實該艦「正在加緊進行海試」,並指福建艦入列(服役)以後,可以...

李強抵印尼雅加達 籲踐行多邊主義、共促共享繁榮

中國總理李強24日搭包機赴印尼國事訪問。李強抵達雅加達後表示,中國和印尼作為發展中大國和全球南方重要力量,應當進一步弘揚...

復旦學者:因為小紅書 統一後治理台灣會比香港容易

上海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日前在武漢大學一場演講中回答學生關於台灣問題的提問時表示,他認為解決台灣問題的時機已經越...

單邊主義衝擊全球 李強:願與印尼攜手面對風險挑戰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25日在印尼與印尼總統普拉博沃會面時說,面對當前全球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中方願同印尼攜手應對風險挑...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