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前3名成績入學…18歲儀隊女高中生慘遭前男友刺死 校方錯愕

行政院悄改族群分類…96%成「其餘人口」 藍委:認知作戰

母親節前夕退出時代力量 陳椒華:沒家人同意不再參加政黨

「婦科男病例」奇葩論文多 陸官方:損害科技界形象

針對中國醫界論文被爆出10餘篇「婦科病有男病例」的烏龍內容後,官方的「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今天發表文章坦承,屢禁不止的「奇葩論文」損害了中國科技界的國際形象。示意圖/ingimage
針對中國醫界論文被爆出10餘篇「婦科病有男病例」的烏龍內容後,官方的「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今天發表文章坦承,屢禁不止的「奇葩論文」損害了中國科技界的國際形象。示意圖/ingimage

針對中國醫界論文被爆出10餘篇「婦科病有男病例」的烏龍內容後,官方的「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今天發表文章坦承,屢禁不止的「奇葩論文」損害了中國科技界的國際形象,也凸顯了維護中國科研誠信的「緊迫性、複雜性、長期性」。

中國科協今天透過其微信公眾號發表文章指出,買賣論文、抄襲剽竊、偽造數據等「學術不端行為」,不僅違背了科學研究的基本準則,浪費了寶貴的科研資源,也破壞了公平競爭的科研環境,透支了社會大眾對科學家的整體信任,甚至損害中國科技界的國際形象。

文章提到,這種不良學風的形成有立複雜成因。部分研究者職業道德意識薄弱,急功近利,科研活動被異化為資源爭奪工具;制度層面表現為過度依賴論文數量等量化評價體系,分類評價體系不完善;學術生態層面存在監督機制缺位、科學家精神引領不足等問題。

這篇文章直言,屢禁不止的「奇葩論文」,凸顯了維護中國科研誠信、加強學風建設的「緊迫性、複雜性、長期性」。晉升考核的壓力、資源競爭的誘惑、同輩比較的焦慮等等,絕不能成為「下不為例」的借口,不能讓「數據微調」、「合理包裝」成為學術失範的遮羞布。

文章說,中國學術生態的淨化不能止於個案糾偏,還要建立「長效約束機制」;要完善監督機制,加大對學術造假的曝光力度和打擊力度,斬斷灰色利益鏈條,鏟除學術不端的土壤;要弘揚科學家精神,倡導實事求是、嚴謹治學,讓清風正氣更加充盈;要改革評價體系,在「破四唯」的同時「立新標」,激濁揚清、去蕪存菁,發揮好評價體系對學術研究的引導作用。

這篇文章說,唯有「學者嚴守誠信、政府嚴格管理、社會有效監督」,才能為中國科研生態築牢根基,讓科技創新永保活力。

微信 科學家

延伸閱讀

「體現大國擔當」中美貿易談判前夕 陸官媒:絕非單方面妥協

美中關稅會談 中國官媒:談判不等於讓利

「她的副院長父親」?重慶大四生有14篇SCI論文 被疑造假

教學風格大不同!陸生因老師1舉動「受寵若驚」 陸網稱羨:在台灣念書好幸福

相關新聞

挺陸配遊行…上街頭抗議補件喪失原籍證明 陸配:在台灣生活比大陸久

更生黨、新黨今天舉行「挺陸配、反迫害」大遊行,號召民眾、團體上街頭,抗議陸委會要求原陸籍人士補件喪失原籍證明。陸配魏彩雲...

賴總統主張對抗 陸學者:陸方警告更多從口頭轉為行動

賴總統就職將滿一周年,這一年來提出兩國論、定調大陸為境外敵對勢力,兩岸對抗加劇。上海東亞研究所副所長包承柯10日受訪表示...

挺陸配遊行高舉「反迫害反霸凌」旗幟 大喊賴清德下台

新黨及更生黨等團體,發起「挺陸配、反迫害」遊行,今天下午集結中正紀念堂周邊,要求放寬具結替代方式,取代要求原陸籍人士補件...

「婦科男病例」奇葩論文多 陸官方:損害科技界形象

針對中國醫界論文被爆出10餘篇「婦科病有男病例」的烏龍內容後,官方的「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今天發表文章坦承,屢禁不止的「奇...

「挺陸配大遊行」遞交陳情書訴求修正兩岸條例 陸委會回應

「挺陸配、反迫害」大遊行今天下午舉行,訴求放寬原陸籍人士可具結替代喪失原籍證明的樣態,進一步地修正兩岸條例;陸委會回應,...

「挺陸配大遊行」上街頭發聲 陸配怒:當年沒要求補繳是擾民

更生黨、新黨發起「挺陸配、反迫害」大遊行,號召民眾、團體上街頭,今天下午集結中正紀念堂周邊,訴求放寬具結替代方式,取代要...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