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咖啡渣先別丟!日常4妙用堪稱生活好幫手:不只除臭防蟲

暴衝逆向撞公所!桃園2行人遭撞1死1重傷 驚悚畫面曝光

你用過哪一個? 從MSN、Skype到Teams 那些年遇過的轉移Bug魔咒

陸國台辦持續強調疑美論 稱美國正逼迫台灣做「4件事」

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30日說,美國正逼迫台灣做4件事。記者陳政錄/攝影
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30日說,美國正逼迫台灣做4件事。記者陳政錄/攝影

隨關稅戰激化,大陸國台辦近期多次強調「疑美論」、抨擊台美合作。在30日上午的例行記者會上,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在回應有關「愈來愈多台灣民眾認為美國不可信」的民調時說,美國正在逼迫台灣做4件事:逼迫台積電等優勢產業向美轉移、要求提高防務預算、妄圖武裝台灣、對台加徵高額關稅,她還稱,當台灣的價值被榨乾時,結局必然是從「棋子」變成「棄子」。

朱鳳蓮30日主持國台辦例行記者會,藉總統賴清德稱將以零關稅為基礎與美展開貿易協商,以及2024年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廠虧損等陸媒關切的議題闡述立場。

朱鳳蓮說,美國基於「美國優先」,對全球揮舞「關稅大棒」,破壞多邊貿易體系,衝擊世界經濟秩序,也讓民進黨當局推動的所謂台商「回流」與「新南向」政策淪為笑柄。

她認為,民進黨當局不僅不糾正錯誤,反而一錯再錯,將推動兩岸「脫鉤斷鏈」作為與美談判的籌碼,和向美表忠心的投名狀,只會讓台灣更加任美宰割、只會更方便美國掏空台灣優勢產業,把台灣變成美國農產品的傾銷地,只會更進一步損害台灣經濟發展權益,和台灣民眾的利益福祉。

朱鳳蓮並對台積電宣布擴大投資美國1000億美元評論說,民進黨當局為謀取私利,對外部勢力予取予求,把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和台積電作為「倚美謀獨」的投名狀。她稱這種不以「賣台」為恥、反以「媚美」為榮的行徑,遭到愈來愈多台灣民眾和企業的反對。

值得注意的是,就近期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民調顯示,台灣民眾認為美國「不可信」或「非常不可信」的比率,較上次調查增加了13.9個百分點。

朱鳳蓮稱,最主要的原因是,台灣民眾看清了美國奉行的永遠是「美國優先」,美國人關心的只有「美國利益」。在美國人眼中,台灣真正的價值就是「肥肉」、「提款機」和遏制大陸的工具。

朱鳳蓮再指,美國正在逼迫台灣做4件事:一是逼迫以台積電為代表的台灣核心優勢產業以投資或合資的方式向美國轉移;二是要求民進黨當局提高防務預算,拿更多台灣百姓血汗錢買美國武器;三是妄圖武裝台灣,叫囂把台灣打造成「戰爭豪豬」,鼓動「全民巷戰」,把台灣青年推向戰場,把島內(指台灣)宮廟變成彈藥庫;四是要對台加徵高額關稅,嚴重衝擊相關產業。

朱鳳蓮說,如果任由美國予取予求,當台灣的價值被榨乾時,結局必然是從「棋子」變成「棄子」。

台積電 朱鳳蓮 美國

延伸閱讀

壽險業對美債抗震性?金管會:壽險業持有5750億美國政府公債

台積美國新廠第三廠已低調動土無典禮 商務部長訪廠

五一、暑假將至 陸國台辦「出三招」邀台人赴陸參加活動

美國關稅陰霾籠罩 3月製造業景氣重跌二級轉低迷黃藍燈

相關新聞

華人之光!95歲屠呦呦 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美國國家科學院30日公布新當選的院士和外籍院士。此次共計120名院士和30名外籍院士當選。其中2015年的諾貝爾獎得主、...

鐵線礁爭議升級!共軍南部戰區29日巡航 批菲律賓「海上侵權挑釁」

中國大陸與菲律賓在南海的鐵線礁主權爭議升級,共軍南部戰區新聞發言人田軍里空軍大校30日表示,29日南部戰區位南海海域進行...

陸國台辦持續強調疑美論 稱美國正逼迫台灣做「4件事」

隨關稅戰激化,大陸國台辦近期多次強調「疑美論」、抨擊台美合作。在30日上午的例行記者會上,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在回應有...

王毅對關稅戰提「5連問」 強調「時代不容倒退 公道自在人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29日出席金磚正式成員和夥伴國外長會時強調,時代不容倒退,公道自在人心。對於貿易戰,大...

中美科技角力…習近平訪上海AI基地 要年輕人展露身手

中美貿易戰升高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9日前往上海視察AI產業,被認為有因應當前中美貿易戰和科技戰用意。習近平強調,...

「打棺材中方濟各耳光」 教宗多次釋善意 中連葬禮都缺席

教宗方濟各辭世,他生前曾多次表達對中國人民的熱愛,期盼訪中,還重啟停滯的梵中對話,但中國卻選擇缺席其葬禮,形同「打了躺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