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女兵遭拖豬舍性侵 脫北女揭北韓軍長官選妃黑幕「無法拒絕」

高雄斑馬線奇景! 走到底竟是花圃 挨批「錢浪費在不需要的地方」

高雄三民區鐵道三街與嫩江街口設有「行人號誌請求按鈕」的設號誌行人穿越道,民眾依號誌通行,卻直通花圃與高雄中學後門圍牆,引發規畫不當爭議。記者王勇超/攝影
高雄三民區鐵道三街與嫩江街口設有「行人號誌請求按鈕」的設號誌行人穿越道,民眾依號誌通行,卻直通花圃與高雄中學後門圍牆,引發規畫不當爭議。記者王勇超/攝影

高雄又現交通奇景!三民區鐵道三街與嫩江街口設有「行人號誌請求按鈕」的設號誌行人穿越道,但民眾按鈕通過後,竟一頭撞上花圃草叢與高雄中學後門圍牆,質疑「規畫不合理」。議員說,市府不該把資源浪費在「走不通的斑馬線」。交通局說,斑馬線如果沒有使用的需要,可檢討取消。

高雄市鐵路地下化後,市府陸續在原鐵道用地闢建綠廊景觀園道,鐵道三街便是其中之一,緊鄰高雄中學後方,設有自行車道與步行空間。不過,民眾近日發現,從綠廊穿越嫩江街的斑馬線走到底,竟直接通往一片花圃與雄中的圍牆,無人行空間可供通行,質疑設計完全不合理。

「這種斑馬線還是第一次看到,真讓人傻眼」,經常在此騎自行車的女子說,此路口號誌齊備、斑馬線畫得漂漂亮亮,一路走過去卻會撞進花圃的草叢,不知該往哪走,「這不是給人走的,是畫給人看的。」

當地居民說,該路口兩側設有「行人號誌請求按鈕」的紅綠燈與完整斑馬線,但走到底竟然是雄中的圍牆,「真的是很怪異」。另名男子說,路口的對面是花圃與圍牆,根本不能走,人也過不去,為何還在路口畫斑馬線,「很不合理」。

「錢應該花在刀口上」市議員張博洋說,每次呼籲市府在危險路口要做這種按鈕式紅綠燈,但交通局都推託沒有預算、不然就說「要排隊排很久」,結果錢都浪費在這種不需要的地方。

交通局表示,鐵道街與嫩江、漢口2處路口號誌,是2021年鐵路園道工程中一併設置,當時考量緊鄰雄中北側,上放學時間人車多、其餘時段少,因此設置斑馬線搭配行人觸控號誌,以利穿越道路。目前鐵道街與嫩江路口南側則尚有路邊停車需求,斑馬線暫宜先保留,後續將視實際人車流量及環境條件檢討是否調整、取消。

交通局否認「推託預算」,並強調近兩年已積極爭取中央補助,在高市校園周邊新設26處按鈕式號誌,並列為行人安全標準配備。

高雄三民區鐵道三街竟有斑馬線直通高雄中學後門圍牆的花圃,引發民眾質疑設計規畫不合理。記者王勇超/攝影
高雄三民區鐵道三街竟有斑馬線直通高雄中學後門圍牆的花圃,引發民眾質疑設計規畫不合理。記者王勇超/攝影
高雄三民區鐵道三街與嫩江街口設有「行人號誌請求按鈕」設號誌行人穿越道,但民眾按鈕走斑馬線通過後,竟會撞上花圃草叢與高雄中學後門圍牆。記者王勇超/攝影
高雄三民區鐵道三街與嫩江街口設有「行人號誌請求按鈕」設號誌行人穿越道,但民眾按鈕走斑馬線通過後,竟會撞上花圃草叢與高雄中學後門圍牆。記者王勇超/攝影

行人 鐵道

延伸閱讀

新北汐止中興、康寧街口人車爭道 調整行人號誌早開

高雄奇景!人行道比車道寬 三民區居民批本末倒置

發生死亡車禍…台南永康1路段左轉專用道惹議 交通局:盡速取消

蓮池潭天空之城樹奇景將消失...地方喊保留 高市觀光局回應了

相關新聞

屏東農業大學10年有成 傑出學員分享經驗心得

屏東縣農業大學今年邁入第11屆,今日舉辦記者會邀請歷屆傑出學員齊聚一堂展現成果。農業大學10年來已培育1878名學員,多...

變壓器故障影響高雄左營721戶 目前仍有68戶斷電

高雄市左營區自由二路、明誠二路、辛亥路與明華一路一帶,今天下午2時許有721戶因變壓器故障而停電。台電獲報後派人搶修,下...

高雄往返鳳山燕巢公車取消寒暑假首班車 引發眾怒

高雄衛武營往義大醫院、樹德科技大學的高雄客運E09鳳山燕巢城市快線,日前宣布平日上午7點的第一班車,寒暑假期間將取消,引...

高雄高大特區人口破2萬 地方爭取設國中或科實中楠梓校區

台積電楠梓設廠陸續啟動,外來人口主要流向左營、楠梓,高雄大學特定區人口破2萬,沒有國中,國小300名畢業生需要跨區就讀,...

台61線南延高雄 地方盼採高架串聯國道10號高速公路

台61線西濱快速道路將南延高雄,議員宋立彬今天質詢指出,台61在台南可連接台86,高雄卻是規畫銜接台17線,對於沿海地區...

高市綠議員掛看板支持賴瑞隆 陳其邁:初選正常現象

民進黨高市議員黃彥毓掛看板表態支持立委賴瑞隆競選下屆高雄市長,市長陳其邁今天表示,每陣營都有支持者也包括民代,這個是初選...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