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災毀台南百年古厝 郭國文:政府要主動搶救文化資產

台南市七股區城內的蘇家古厝「武功堂」,於7月6日遭受丹娜絲颱風重創,屋頂被飛來的鐵皮砸中,導致梁柱斷裂。這棟古厝四年前曾提報列入古蹟,後續卻無下文。此次風災過後,家族希望重啟古蹟鑑定程序。文化局昨天下午前往會勘,表示屋內有部分增建,將安排文資委員進行評估。立委郭國文強調,救災更應搶救文化資產,相關單位應主動提供協助。
蘇家古厝約建於90年前,為傳統三合院建築,採雙牆式格局,屋脊與牆面鑲嵌彩色花磚,門牆則有精緻水泥鏤空構件。家族多次進行修繕維護,盼能保留祖厝原貌。這次颱風帶來17級強風,災情嚴重,第三代蘇明哲與第四代蘇益田坦言,雖已歷經三次整修,但如今修復難度高,家族也不知從何著手。
「家族的共識是希望提報為文化資產,留下祖先的老房子。」蘇家表示,四年前整修前,曾有成功大學教授實地評估,認為古厝具有保存價值,建議提報文資。文化局當時也曾派員前來,但後續卻無進展,如今希望重新啟動鑑定程序,家族也表態未來願意無償提供古厝,作為公益用途。
郭國文指出,當年啟動文資評估,為何中途中止,文化局應進一步釐清。他強調,即使正廳部分有增建牆面,也可能是為了保護木雕結構而非破壞原貌。不論是否最終列入文資名錄,文化局都應儘速協助屋主展開修繕工作,保護古厝。
郭國文表示,最近在山區勘災時,也常會遇到類似具有一定文化資產潛力的老建物,相關單位要扮演更主動的角色,在進行救災工作的同時,也能同步搶救文化資產。
郭國文說,過去可能大家不太清楚這樣的概念,只覺得老房子留下來只是情感的延續;但現在已經逐漸意識到,這些老屋本身具備文化價值,也具有公共性。政府部門應主動了解屋主的意願,提供必要的協助。
針對提報文資程序,文化局副局長林韋旭回應,屋主申請希望取得文化資產身份,將盡快安排學者實地會勘,經專業評估後,是以古蹟或歷史建築列冊修復;若不符合文資條件,則可朝「歷史老屋」方向協助修繕。
另因丹娜絲颱風造成台南市近8千戶屋頂遭吹掀,傳統三合院受損尤為嚴重。許多老屋使用的紅瓦因年代久遠已難以尋覓,製瓦廠多已停產。部分屋主希望能維持古厝原貌,呼籲政府協助尋找替代瓦材。
資深老匠師陳文林指出,目前台灣已不再生產傳統紅瓦,多仰賴從越南進口,原料取得困難。部分從老屋拆下來的紅瓦,若保存良好仍可再利用,對修繕工作大有幫助。
台南市文化局擬啟動「建材銀行」機制,回收其他老屋拆除的紅瓦、水泥瓦等建材再利用,並協助媒合與運輸費用分擔。文資處長陳思瑀表示,將加速啟動相關配套,讓老瓦得以重新上屋,延續古厝生命。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