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停止低碳水飲食和上健身房!40歲主婦放手四個習慣 反而更年輕健康

魏如萱捲網紅Ian、若盈三角戀!前夫被問「前妻喜歡大學生」態度曝

午後大雷雨開炸雙北!鄭明典:明顯雨瀑「好像開水龍頭」

號召21位無形文資保存者!雲林神工傳藝特展 文化中心登場

雲林縣文化中心神工傳藝特展,集結雲林21名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共80件經典作品,圖為獅頭作品。記者蔡維斌/攝影
雲林縣文化中心神工傳藝特展,集結雲林21名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共80件經典作品,圖為獅頭作品。記者蔡維斌/攝影

雲林縣傳統工藝聞名國內,縣政府昨天開辦2025神工傳藝,號召21名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昨起連13天以「傳形不息」為主題,在文化中心舉行神工傳藝特展,展示剪黏、錫工、粧佛、交趾、紙塑神像、風箏、藝閣、鑿花等精緻作品,展現雲林傳統工藝文化底蘊。

神工傳藝特展由縣長張麗善主持開幕,授證給新登錄雲林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風箏大師侯順政、泉福派粧佛工藝師蔡炯容及大木作藝師林山田等3人,雲林無形文化保存者共計達44人。

張麗善說,神工傳藝系列展是國內民間傳統工藝代表性特展,創辦以來一直以保存、傳承與推廣無形文化資產為核心目標,透過策展平台,讓珍貴傳統工藝,從廟宇梁柱、地方陣頭、師徒工坊走向更多元視野,尤其今年「傳形不息」主題呼應工藝技術文化代代薪傳。

參展作品橫跨傳統彩繪、剪黏工藝、錫工藝、粧佛、交趾陶、紙塑神像、風箏、北港金聲順開路鼓、轎前吹、燈籠工藝、白鶴獅製作技術、龍獅製作技術、獅頭製作、大木作技術、鑿花技術、藝閣等16項傳統技藝共80件作品。

文觀處長陳璧君指出,從神像雕繪細膩神情,到藝陣與鼓樂節奏記憶,每件作品凝聚保存者匠心經驗,呈現地方信仰、生活美學與文化精神共構樣貌。多年來縣府透過調查研究、保存者制度建置、策展推廣與教育深化,讓這些根植在土地與人民生活中文化技藝延續,與時俱進。

21名無形文資保存藝師齊聚,講解作品精妙特色,讓觀賞者驚豔。展覽即日起至13日止,同步推出匠藝實境課讓民眾在保存者親授下動手實作,體驗傳統工藝之美。

交趾陶作品。記者蔡維斌/攝影
交趾陶作品。記者蔡維斌/攝影
交趾陶作品。記者蔡維斌/攝影
交趾陶作品。記者蔡維斌/攝影

風箏 雲林 文化資產 張麗善 傳統文化 交趾陶

延伸閱讀

雲林21位無形文資保存者經典作品 「神工傳藝」特展機不可失

雲林縣警局長李建民榮升新北警主秘 新任局長黃富村走馬上任

美國關稅談判期限在即 張麗善喊話:談判不應犧牲農業

雲林勘災火藥味濃!劉建國批治水慢 張麗善當場爆氣開嗆

相關新聞

影/今台電殉職英雄天主教殯葬彌撒 「燈已點亮」致敬曲作者現身

台電嘉義區處員工李元瀚搶修丹娜絲颱風電力殉職,昨天台電舉行隆重告別式,今天上午李元瀚信仰的天主教嘉義教區主教浦英雄,在聖...

台東火車站前疑遭「偷心」 公仔高舉雙手投降

台東縣府4年前委託藝術家設計象徵「山、田、花、海」4種台東元素,並高舉「我愛臺東」的公仔,吸引旅客拍照打卡。不過,去年1...

阿里山公路知名觀光禮品店「九龍茶源文化園區」熄燈 撤離原因曝

位在嘉義縣台18線阿里山公路上,知名老字號觀光禮品店-九龍茶源文化園區,上月底熄燈,負責人張永川臉書貼文,「因賀伯颱風來...

打造候鳥中繼站助瀕危候鳥覓食 雲林首納生態服務最高每戶補助5萬

雲林縣沿海地區曾記錄到沙丘鶴、諾氏鷸、東方白鸛等瀕危保育鳥類,豐富的鳥類生態多樣性備受關注。為營造候鳥友善棲地,農業部今...

國道麻豆交流道上下匝道積水封閉 台南多處道路、橋梁封閉

因持續大豪雨,國道1號麻豆交流道北上及南下(雙向)平面道路積水,現場已擺放交通錐及拉起封鎖線,派員疏導管制,提醒用路人改...

消毒水急缺!朴子市洪水災後公衛危機升溫 里長盼縣府支援

嘉義縣朴子市7月28日遭豪雨侵襲,多處積水成災,洪水雖已退去,但災後環境衛生問題浮上檯面。受災戶急需消毒水清理家園,避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