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候鳥中繼站助瀕危候鳥覓食 雲林首納生態服務最高每戶補助5萬

雲林縣沿海地區曾記錄到沙丘鶴、諾氏鷸、東方白鸛等瀕危保育鳥類,豐富的鳥類生態多樣性備受關注。為營造候鳥友善棲地,農業部今年首度將雲林納入「瀕危物種及重要棲地生態服務給付推動方案」,提供養殖戶獎勵補助,參與魚塭友善管理,最高可獲5萬元,即日起至9月30日受理申請。
根據雲林縣沿海鳥類紀錄資料,曾觀察到包含53種保育類在內的291種鳥類,更有沙丘鶴、諾氏鷸、東方白鸛、黑面琵鷺及草鴞等瀕臨絕種保育類鳥類,其中東方白鸛在濁水溪出海口單次曾記錄超過10隻,黑面琵鷺亦是沿海地區的常客,縣府農業處長魏勝德表示,這些紀錄顯示雲林鳥類生物多樣性價值極高。
縣府向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爭取納入「瀕危物種及重要棲地生態服務給付推動方案」,今年首度獲核定,將輔導領有「陸上魚塭養殖漁業登記證」的陸上魚塭收成後於2025年10月至2026年4月期間,至少連續維持1個月30公分以下水位,全期周圍塭堤不使用除草劑、毒鼠藥、毒餌、非友善的防治網,以供特定鳥種利用。
魏勝德表示,雲林領有陸上魚塭登記證3144戶,面積約3千公頃,本計畫目標受理200公頃申請,每案申請土地面積不得小於0.1公頃且申請面積最高5公頃,每公頃每年可核發1萬元獎勵金,並由計畫輔導團隊進行現地查核,即日起至9月30日開放麥寮鄉、台西鄉、四湖鄉、口湖鄉養殖戶申請,視申請情形可展延至年底。
魏勝德表示,盼有更多養殖戶加入友善環境行列,建構完整西海岸生態保育廊道,實現漁業生產與生物多樣性保育的雙贏效益。
縣府將於8月27日下午2時在台西鄉公所2樓禮堂、9月3日下午2時在四湖鄉公所3樓禮堂、9月10日上午10時在口湖鄉公所3樓禮堂及同日下午2時在麥寮鄉生活美學館1樓簡報室,由計畫輔導團隊召開說明會,歡迎有意願參與的養殖戶參加。洽詢電話(05)5522505農業處吳先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