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日職/古林睿煬6局2責失好投 99號洋砲3安相挺逃敗

雷雨炸8縣市!松機晚間暫停地面作業 部分班機延誤

樂於令人難堪?川普二度突襲外賓 外媒籲各國領袖:訪問白宮三思

台南學產地魚塭變科技園區 議員:至少50隻黑面琵鷺棲息

台南市中西區國有學產土地轉型為科技產業專區,現況是魚塭,鳥友觀察到長期至少有50隻以上黑面琵鷺棲息,也是陸蟹的重要棲息地。圖/市議員周嘉韋提供
台南市中西區國有學產土地轉型為科技產業專區,現況是魚塭,鳥友觀察到長期至少有50隻以上黑面琵鷺棲息,也是陸蟹的重要棲息地。圖/市議員周嘉韋提供

台南市中西區及安平交界約30公頃的國有學產土地,市府規畫轉型為產業專區,配合產業發展趨勢,並引入半導體科技研發及智慧服務產業,議員質詢基地位處住宅密集區及安平觀光熱點,且現況是魚塭用地,又是黑面琵鷺及陸蟹棲息地,要求市府審慎評估開發對交通、生態與水利的影響。

市府說明,目前此案正進行內政部都市計畫審查,未來還會有交通影響評估、出流管制及生態調查,並在園區內保留埤塘、公園與滯洪池,作為生態廊帶。

教育部為活化學產基金土地,變更為產業專用區及住宅區,藉此促進地方產業多元發展。市議員周嘉韋指出,該基地鄰近安平與中西區主要幹道,現有交通壓力已大,若增設科技研發園區,恐加劇交通壅塞,嚴重影響居民居住品質。

周嘉韋也指出,該地現為魚塭及綠地,去年凱米颱風期間,曾作為天然滯洪空間,發揮保護鄰近低窪住宅區的作用。若未來高強度開發,恐使當地居民面臨更高淹水風險;許多鳥友觀察到該地為黑面琵鷺的棲息熱點,是台南市鹽水溪以南首次發現群聚棲息的地點,若將土地開發為產業園區,將造成黑面琵鷺、水鳥及陸蟹等多種野生動物棲地消失,恐引發生態浩劫。

他呼籲市府應正視開發帶來的社會成本,適度維持低密度開發,為高度都市化區域保留一片綠地。同時建議應增加地方公聽會密度,廣納居民與生態、人文、都市發展等專家意見,重新檢視「開發至上」的政策思維。

對此,水利局表示,開發面積超過2公頃的土地依法須提送出流管制計畫。該案於都市計畫變更階段已擬具出流管制規劃書並獲審查通過,核定滯洪池總容量為4萬8125立方公尺。未來若變更案通過,開發單位仍須依水利法提送出流管制計畫並通過審查,始可動工。

地政局長陳淑美則指出,都市計畫審議階段已辦理公開展覽並聽取地方意見,未來進入規畫設計階段將持續把關。她強調,雖現地為魚塭,但市府已有九份子及北安商60等開發經驗,均設有滯洪池與抽水站等防洪設施。生態方面,園區內將設置公園並保留部分水塘,滯洪池亦將兼具生態棲地功能。

台南市中西區國有學產土地轉型為科技產業專區,現況是魚塭,鳥友觀察到長期至少有50隻以上黑面琵鷺棲息,也是陸蟹的重要棲息地。圖/市議員周嘉韋提供
台南市中西區國有學產土地轉型為科技產業專區,現況是魚塭,鳥友觀察到長期至少有50隻以上黑面琵鷺棲息,也是陸蟹的重要棲息地。圖/市議員周嘉韋提供
台南市議員周嘉韋在市政總質詢要求市府重視國有學產土地轉型為產業專,對交通、水利及生態的衝擊。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南市議員周嘉韋在市政總質詢要求市府重視國有學產土地轉型為產業專,對交通、水利及生態的衝擊。記者吳淑玲/攝影

延伸閱讀

台南chacha園區端午包菱角粽 加碼爆米香冰淇淋

人、魚、鳥共好 台江處與中信金簽署ESG合作備忘錄守護國家公園

2050年3,000公頃 國科會上修科學園區需求面積

林口AI園區汙水系統BOT流標4次 市府改BTO最快7月招標

相關新聞

南山公墓開發有譜 南市府:緊鄰住宅區轉型為公園綠地

台南市議員盧崑福今天市政總質詢指出,130公頃南山公墓未來在哪裡?指遭文資審查阻礙20多年,地方里長和數千居民連署要求加...

嘉義民代罷免案一級戰區預算凍結 社區端午活動靠自己

嘉義縣太保市民代表罷免案投票在即,一級戰區東勢里氣氛緊張,但社區媽媽們仍在端午節前一起包肉粽,今早天剛亮就有10多人分工...

嘉義原民部落長照邁新里程 阿里山sosonʉ日照中心啟用

嘉義縣阿里山鄉sosonʉ日照中心斥資1860萬元新建完工,室內空間融入鄒族元素,提供日間照顧、餐食、健康促進、交通接送...

南市資收關懷計畫開放報名 每月最高可領5千元還加保險

台南市環保局推動「資收關懷計畫」,以從事資源回收個體戶為主要補助對象,優先受理低、中低收入戶、領有老人生活津貼或身心障礙...

馬路開挖挨轟路不平 嘉市府:導入AI道路巡檢施作路平

「道路平不平,騎士屁股最知道!」嘉市議員戴寧上午質詢,目前道路鋪面補貼不均,人孔蓋高低落差大,對機車族造成極大行車風險,...

網路聊天室變陷阱、孩子裸照成獵物 嘉市議員要求強化數位防色網

網路「創意私房」、「黃子佼」事件,引發國人關切兒少性影像剝削議題,嘉義市議員郭定緯上午質詢兒少性影像剝削、校園偷拍與數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