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親曝關稅談判進展!美國財長指和印、日、韓討論順利 未提及台灣

索馬利亞不認台灣護照「30日起禁入境」 外交部:中國唆使

是你嗎!大樂透1億元頭獎1注獨得 竟開在台北有錢人最多的地方

洲際棒球場比賽數量減少 中市府盼購物中心開幕帶動人潮

台中洲際棒球場的中職賽事數量從2020年的60場,減少到今年的47場。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中洲際棒球場的中職賽事數量從2020年的60場,減少到今年的47場。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中洲際棒球場是國內重要棒球場館,近年比賽數量下滑,從一年60場減少到47場,議員批評市府不用心,「棒球之都」正在褪色。市府指出,洲際球場比賽數量下降與台北大巨蛋啟用有關,盼今年底台中漢神洲際購物中心開業後帶來人潮,讓球團更願意來台中比賽。

洲際棒球場2006年啟用,是中華職棒中信兄弟隊主場,設有1萬9321席座位,中職、經典賽等國內外重要賽事都曾在此舉行。目前洲際棒球場正在部分整修,包含廁所、照明、座椅等設備,不過也卡到中職賽季,引起外界非議。

民進黨籍議員江肇國指出,中央政府補助1.1億元整修洲際棒球場,預算到位將近1年,整修工程遲遲無法完成,甚至廁所整修工程最近才發包施作,整體進度落後;市府對棒球場館不用心,不只市民能夠感受到,球團也不想來了,2020年洲際球場有60場比賽,今年剩下47場。

江肇國批評,台中棒球之都的地位在市府的消極作為下褪色,不但工程進度緩慢,市府也無法具體承諾讓學生銅板價進場觀賽;職棒賽事開打後,球場周遭店家生意會上升30%,如今卻面臨硬體設施老舊、場次減少,拜託市府好好研究,拿出方法。

副市長鄭照新表示,硬體整修的部分會全力加速,過場次減少主要是因為台北大巨蛋啟用造成排擠效應,與洲際球場本身關係不大。運動局補充,台北大巨蛋有4萬席座位,洲際球場只有不到2萬,門票收入差距巨大,球團以商業考量,自然優先將比賽場地選在大巨蛋。

運動局長游志祥說,洲際球場廁所第一階段7月可以完成,整體工程涉及增建,要等到明年;學生銅板價進場的事情已在與球團聯絡,會朝優惠的方向洽談。今年底漢神洲際購物中心將啟用,屆時會帶動更多消費商機,希望人潮湧入後,球團也能考慮在台中多打幾場。

市議員江肇國(中)批評,市府不用心,讓台中棒球之都的美名褪色,球團不願意來打比賽。記者陳敬丰/攝影
市議員江肇國(中)批評,市府不用心,讓台中棒球之都的美名褪色,球團不願意來打比賽。記者陳敬丰/攝影
運動局表示,台北大巨蛋啟用後造成排擠效應,才讓洲際球場比賽數量下降,希望年底漢神購物中心開幕能帶動人潮,讓球團願意在台中多打幾場球。圖為台北大巨蛋/聯合報系資料照
運動局表示,台北大巨蛋啟用後造成排擠效應,才讓洲際球場比賽數量下降,希望年底漢神購物中心開幕能帶動人潮,讓球團願意在台中多打幾場球。圖為台北大巨蛋/聯合報系資料照

大巨蛋 廁所 棒球場

延伸閱讀

從小培養棒球迷 台中議員推學生觀賽「銅板價」

中市5月發物調券 議員質疑「成例行性政策」:效益何在?

罷免二階連署倒數 台中綠議員要求市府不查水表

美對等關稅 賴清德感謝盧秀燕:率先支持880億元預算

相關新聞

台中沙鹿向上路長下坡重車事故年達120件 市府民代現勘提良方

台中市沙鹿區向上路七段於4月27日發生嚴重車禍,台中市議會民進黨團下午現勘發現,10分鐘內就有近百輛大型貨櫃聯結車經過,...

洲際棒球場比賽數量減少 中市府盼購物中心開幕帶動人潮

台中洲際棒球場是國內重要棒球場館,近年比賽數量下滑,從一年60場減少到47場,議員批評市府不用心,「棒球之都」正在褪色。...

核三廠2號機將除役 台中市長盧秀燕:能源政策應隨機應變

核三廠2號機將於5月17日除役,經濟部長郭智輝今天表示,國內發電將大部分依靠火力發電,台中市長盧秀燕對此指出,政府的能源...

天冷康乃馨減產二至三成...價格上揚三成 全台最大產地:要買要快

今年初春低溫延遲康乃馨生長,趕不上母親節用花的大量需求,量少導致價格上漲三成,拍賣每枝17元至18元,估計隨著母親節接近...

台北燈節「金屬巨龍」移置南投 盼成地標促觀光

台北燈節去年以純金屬材質打造龍年主燈「城現光龍」,視覺震撼引關注。經南投地方人士爭取,該座龍燈近期移置中寮,當地公所也向...

生人迴避! 彰化4天兩場送肉粽 5/1送煞路線公布

彰化市金馬路一棟大樓昨晚才舉辦一場「送肉粽」科儀,再兩天的5月1日晚間9點到12點,彰化市彰南路2段另有一場「送肉粽」科...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