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桃園市民卡APP停擺2年 重出江湖仍挨批「推廣效果低」

桃園市民卡APP停擺2年,去年底終於完成改版,今年初開放下載,但至今註冊人數僅破6萬人,遭民代質疑推廣效果太低,APP無支付功能也挨批落後其他縣市。市府智發會回應,受限法規,APP現階段尚無法支援支付功能,不過市府會持續更新介面,優化市民使用體驗。
桃園市民卡改版歷經2年籌備,新版APP將包括線上繳費、場地租借、查詢社福點數等功能。議員謝美英指出,市民卡至今已發行近200萬張,發行量冠全國,但APP使用率卻不盡理想,截至2月底註冊人數才破6萬人,市府花2年時間修改,稱是為了整合其他局處業務,現在卻還是各自為政,市府應加強整合,讓市民真的覺得這張「卡」好用。
議員錢龍表示,全新市民卡APP可綁定市民卡,但仍無法直接付款,明顯落後其他縣市,此外儲值金額更新速度緩慢,即使經過2個工作天後仍未更新,可能造成民眾誤解。議員陳雅倫則指,市民卡APP雖整合尋找停車場等功能,但使用者點選後經常被導向外部網站,甚至需另外下載其他APP,導致民眾使用意願低落,呼籲應盡速修改。
智發會主委廖修武表示,市府正朝優化使用者體驗和跨APP整合兩個方向處理,已完成新版本修改待審核上線。未來將改善介面,讓功能直接顯示相關資訊而非跳轉,提升使用黏著度。
對於APP無支付功能,廖修武指出,要取得付款認證與身分須成為金管會認證機構,地方政府無法執行,目前市民卡已與各大電子支付業者如悠遊付、iPASS等合作,使用者可透過這些業者的支付方式付款,市府也將與發卡公司協調改善儲值金額更新緩慢問題。
至於部分功能目前需連結各機關現有系統才能操作,導致使用體驗不夠流暢,智發會也將改善介面,提供市民更流暢的使用體驗。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