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警義消搜救新北落水民眾出意外 1消防員溺水送醫搶救不治

中南部仍需注意短延時強降雨 10天後恐又有熱帶擾動、颱風生成

救援遇水庫放水致1民眾、3警消命危?翡翠水庫管理局發聲澄清

T台主播宮鬥...張靖玲破壞水晶球、倒髒水 調職她曠工解僱...訴訟連敗

台灣TVBS主播張靖玲2022年5月間遭調專案組資深文字記者,後又被解僱,她提告請求回復主播原職,士林地方法院認為,張確有侵犯他人物品職場不當行為,調職處分無不合法,張女長達4個月不提供文字記者勞務,曠職且繼續達3日以上,經規勸9次未改善等,公司終止勞動契約有理由,判她敗訴。張女上訴,台灣高等法院今駁回。

TVBS主播「宮鬥案」轟動一時,牽涉多名女主播,古姓女主播裝設針孔拍攝辦公室畫面,發現同事相關行為後申訴,TVBS訪談多人,其中游姓女主播的申訴書提及,游女把隔離霜擠在古女的高跟鞋,又自稱親眼看見張女剪破古女的毛衣。張女則稱,古女帶著風水師到主播台貼符、擺陣,也透過律師發聲明,強調沒有剪人毛衣,是游姓女主播虛構,TVBS未查證相關不實言論。

主播宮鬥引發張靖玲遭調職、解僱。張女主張TVBS不法調動,請求回復主播原職,訴訟期間又被解僱,追加請求確認兩造間僱傭關係存在及給付薪資等。

士院勘驗古姓主播提供的畫面,顯示張靖玲在2021年10月間,趁古女不在座位時,特意至她座位弄汙破壞座位上的水晶球,見「請勿關機」紙條,蓄意長按電源鍵強制關掉古女的電腦,並倒入髒液至禮盒紙袋。

士院認為,TVBS開會認定張靖玲不當侵害古女,應將兩人工作區域隔開,如轉換工作職務或座位區分開,張靖玲不承認且不簽署工作職場行為改善書,無法確保將來不再發生;張靖玲遭處分調職,從主播被調為專案組資深文字記者,即使衍生工作內容適應、陪伴及陪同母親就診、主播光環喪失等不利益,也是TVBS合法行使懲戒權,不能認調職處分不合法。

解僱合法性部分,張女長達4個月均不提供文字記者勞務,曠職且繼續達3日以上等情狀,TVBS經9次規勸,她仍未改善。士院認為張女不能因爭執調職處分的合法性而未到職,或擔心被解釋為同意調動而曠職,TVBS依勞基法終止勞動契約有理。士院也提及,TVBS於2022年9月13日一次發布9次大過處分、解僱等行為,則不符合「累計大過警告無效後,再行解僱」規定。

張靖玲認為解僱命令不合法,僱傭關係仍存在,TVBS應回復她主播職務,按月支付薪資6萬6125元本息及提繳勞工退休金4008元。

高院民事庭認為,張女2021年10月間汙穢同事私人物品等行為遭公司認定構成職場不當侵害,建議她調職並要求出具行為改善書,但遭張女拒絕,TVBS因而在2022年5月1日將她調任為文字記者,調查合法生效。

張靖玲調職後雖有打卡,但拒絕提供勞務,高院認為仍屬「曠工」,TVBS依勞基法規定終止僱傭關係合法,今認定她上訴無理而駁回。本案仍得上訴。

TVBS前主播張靖玲(右)提告依求回復原職,一審敗訴,台灣高等法院今駁回她上訴。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TVBS前主播張靖玲(右)提告依求回復原職,一審敗訴,台灣高等法院今駁回她上訴。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主播 TVBS

延伸閱讀

播新聞大罵黃國昌「垃圾到極點」!型男主播王顯瑜遭公司懲處

獨/38歲弟弟腦溢血離世 香港鳳凰衛視主播林秀芹哽咽揭罕病真相

鄭州女行員詐億元「花6000萬人民幣打賞」 讓男主播連唱8小時

汐止崇義高中暑假育樂營 新北學生當主播體驗趣

相關新聞

大同公司廣告行銷契約涉掏空上億元 檢調約談林郭文艷、提訊林蔚山

大同公司2020年間在市場派入主前夕傳出掏空案,時任大同董事長兼總經理林郭文艷等人被控以廣告行銷契約掏空上億元,台北地檢...

彭振聲突逢巨變…選24日出庭作證 王令麟17日也要說明政治獻金

台北地方法院審理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容積率弊案,今傳喚時任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技正胡方瓊、郭泰祺,庭訊結束後,審判...

屏東分署法拍漁船 7月14日最後一拍底價369萬元

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屏東分署7月14日下午3時拍賣一艘漁船「億錩」投標時間7月14日下午14時30分至15時,這是該漁船第4...

為求審查加速!7旬翁申請房屋證明「偷塞5000元禮券」 遭通報緩起訴

70歲柯姓翁受嬸嬸所託,幫忙申請堂弟合法房屋證明,他為求速審卻在給承辦人員的申請文件中夾帶5000元百貨禮券遭通報;雄檢...

為京華城案作證 都委會前技正胡方瓊稱「審議程序絕對合法」

台北地方法院審理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容積率弊案,今傳喚時任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技正胡方瓊作證,胡女指出,都委會審議...

桃園農地天坑回填營建混合物 檢環警起訴11人及4公司法人

環境部環境管理署與桃園地方檢察署、桃園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及警察局組成的專案小組,查獲吳男與清除業者勾結,利用農地整地名義,...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