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首份GDP成績單出爐 美Q1經濟萎縮0.3%為3年來首見

興櫃2024年度財報公告!16家賺逾一個股本 這家是獲利王

北東有雨!周末首波梅雨鋒面來襲 下周另道鋒面再接力

林穎孟被控詐26萬北市議員助理費 喊冤:不知道問題是什麼

台北市前議員林穎孟被控在2018年至2019年任內詐領助理費26萬7219元,台北地院依貪汙治罪條例利用職務上機會詐取財物罪判她3年8月、圖利罪判5年8月徒刑,各褫奪公權2年、3年;她的前男友葉曜彰犯圖利罪判5年8月刑,褫奪公權3年。案經上訴,台灣高等法院今行準備程序,林穎孟喊冤,聲稱「不知道問題是什麼」。

林穎孟庭後受訪時表示,助理都有做事,她遵守勞動基準法給助理補休、薪水、保勞健保,不知為何會有罪?助理的薪水都由助理領走,並非一般「詐領助理費」看到的樣子,助理費沒有回捐、上繳,「我是冤枉的」。

林穎孟遭5名公費助理指控「挪用勞健保費」、「用男友當人頭詐領補助費」,台北地檢署2022年3月搜索、約談林穎孟,訊後命100萬元交保,同年8月依利用職務上機會詐取財物、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等罪嫌起訴林穎孟、葉曜彰。起訴指,林穎孟的楊姓助理因課業因素無法兼顧工作,林穎孟不想自掏腰包支付資遣費,2019年10月間仍將楊登載為公費助理,向台北市議會詐領公費助理補助等費用共3萬5563元,同年11月間才辦理停聘。

檢方認定,林穎孟2018年12月25日起,聘僱時任男友葉曜彰當公費助理,葉曜彰從2020年3月間成立公關行銷公司「米達克星球」,2人涉以公司新聘員工作郭姓設計師列為人頭助理,2020年4月起詐領公費助理領薪資,扣除林穎孟應個人支出的議員臉書等社群媒體影像製作費、文宣設計費等,詐領計23萬1656元。

林穎孟、葉曜彰都喊冤否認,認為楊姓助理工作時間至2019年10月,而郭姓設計師是葉的員工也是議員助理,沒有詐領助理費,但一審兩人都有罪。

案件上訴二審,高院今傳林穎孟出庭。林女表示,她聘郭姓設計師,依勞依法給薪,對方是否再接米達克公司的工作她確實不知情,就算有,法律也沒規定助理不可以兼職。

檢察官表示,資遣費是否在議會補助公費助理酬金費用範圍內?議員的兼職助理可否向議會請領全職公費助理酬金?是問題所在。林穎孟的律師則聲請向台北市政府函詢是否有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的問題,若公費助理兼職不需要議會同意,自然沒有使公務員登載不實;另外也聲請向勞保局、健保署函詢,如公費助理兼職的事業單位有為其投保勞保、勞退、健保,則林穎孟沒有圖利的問題;也聲請向立法院函詢國會助理受資遣,是否由立法院編列預算支應?

檢察官聲明,起訴、原審非認定郭姓設計師是兼職助理,而是利用米達克公司的雇員充作議員的公費助理,向議會詐領或圖利助理費,本案與郭姓設計師是否兼職「一點關係都沒有」,且聲請函詢的對象應該是台北市議會,怎麼會是立法院?

是否准予辯方聲請,待合議庭評議,本件候核辦。

台北市前議員林穎孟被控詐領26萬助理費,台北高等法院今開庭,她喊冤,聲稱「不知道問題是什麼」。記者王宏舜/攝影
台北市前議員林穎孟被控詐領26萬助理費,台北高等法院今開庭,她喊冤,聲稱「不知道問題是什麼」。記者王宏舜/攝影

林穎孟 設計師 議員

延伸閱讀

被控偷清潔人員特休 北捷:納入特休年資併計

康曜生活被控非法吸金逾16億 負責人喊冤僅出資、不負責業務

竹市議員黃文政、吳國寶詐領出席費 免關緩刑但褫奪公權

防基隆民政處案…北市議員籲建立示警 蔣萬安:一個月研議

相關新聞

金門政壇震撼彈 金門議員許玉昭涉詐領助理費遭收押

從政逾30年的金門縣議員許玉昭涉嫌貪污遭檢調鎖定,金門地檢署昨日指揮調查局福建省調查處展開搜索行動,並傳喚相關人等說明,...

台中檢察官、檢事官查緝環保不法有功 今獲卓榮泰表揚

台中地檢署檢察官黃芝瑋、檢事官戴瑞慧因查緝環保不法案件有功,今天在「守國土護山河:榮耀查緝先鋒—國土保育成果暨表揚大會」...

凌虐丟包還上傳冷血凶殘畫面 主嫌與家屬300萬調解改判15年半

楊家豪等人前年7月間在台南大舞廳喝酒,與任姓男子口角,楊等人聯手與任互毆,任在臉書貼文反嗆,楊等人將任強押至四草茶行痛毆...

巨業客運撞死女大生二次輾壓 檢起訴過失致死不認殺人

巨業客運施姓司機在去年9月間撞死東海林姓女大生,倖存王姓學姐向林母證稱,當時林女僅手臂被壓、喊「救命」,施查看後加油門才...

敦品中學受感化教育學員帶頭「搖房」 法官判決出爐

法務部矯正署敦品中學去年3月間,9名學生在非戶外活動時段以打籃球為名,煽動全班集體暴動,率先對管教人員叫囂怒罵、潑尿攻擊...

補簽領出席費遭判刑 黃文政、吳國寶喊冤:上訴捍衛清白

新竹市議員國民黨籍黃文政、無黨籍吳國寶,因未出席市議會會議,卻事後補簽領取出席費、交通費及膳食費共4900元,新竹地院依...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