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春後壁湖外來漁船螺旋槳重傷潛客 肇責待釐清
墾管處說,出事潛點是已公告定位潛點,漁船可無害通過,不能停留作業,初判外來漁船對後壁湖海域不熟悉,未事先了解潛點位置。
墾管處副處長陳俊山還原過程說,事發時3名潛水客浮上水面且有打浮力袋標示位置,正等待潛水船接駁,未料宜蘭CT-3漁船出後壁湖港後,未留意船前情況,逕直高速朝潛水員位置行駛造成憾事。
3名傷患中,2人是劉姓兄弟檔,傷勢嚴重,另名男子輕傷。肇事船長林姓男子稱來屏東捕魚,船上除了船長外還有6名外籍移工,否認撞到人,且稱他有海難救助,沒有肇事逃逸。
海巡表示,有關水域遊憩管理及肇責釐清,針對潛水的船艇所提供航儀資料、有無安全戒護措施(墾管處主管)、潛客是否在航道上潛水、漁船過失傷害等,完成初步調查後會函送屏東地檢署,協請墾管處、屏東縣府等單位釐清。
1名不具名船長透露,部分觀光船業者為求便利,會選在港嘴(漁港出海口)附近讓潛水客下水,活動範圍緊鄰航道,有時甚至與船隻航行路線重疊。他憂心說:「我們要開船回港時,不開過去要怎麼辦?潛水客出現在航道旁真的很危險!」
這名船長直言,漁民返港時人人膽戰心驚,深怕螺旋槳一旦觸及水下潛客,萬一「犁」到人,後果不堪設想;他呼籲盡速訂出明確規範,避免憾事發生。
恆春1名潛水教練說,潛水在上升過程中,一定要看上方沒有障礙物,或有沒有船隻經過,「眼睛一定要看上方」,上升過程中,都會打浮力袋,可以延伸很長,「讓船隻看到潛水人員,也是對潛水人員的保護」,另外也要記得聽聲音,水下、水上都可以聽得到船聲音。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