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一輩子受用無窮的健康習慣 醫:互動能增加運動樂趣

你今天運動了嗎?國健署建議,國人每天運動至少30分鐘,每周累積150分鐘以上的中度身體活動;不過,有超過一半的成人達不到這個數字。台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治醫師許正典表示,國人除了有一半的人運動量不足,亦有一半的人體重超標,嚴重影響健康。
許正典指出,兒童與青少年時期是培養運動習慣的重要時期,要讓孩子有興趣運動,首先要有「動機」與「誘因」。所謂動機,是內在的想法,例如:我想健康、我想減重,有了目標就有開啟運動的契機。誘因則是給予鼓勵,多從遊戲中融入運動,可以讓孩子感受到成就感以及身體上的改變。
他觀察,台灣開始出現「多元文化教育」一詞後,教學的系統看似解構重組,卻被手機、平板、電腦取代,孩子沉溺在3C的時間變多了,自然就減少運動的時間。許正典認為,應該「把運動的時間還給運動」,減少孩子接觸3C產品的時間,真正野放到操場、球場。
運動強調從小培養,長大才有持續的可能性。許正典說,鼓勵孩子運動要增加「互動」才會有樂趣,所以要多規畫體育課,全班一起玩樂。家長也是重要的角色,好習慣是全家人一起培養,全家一起動起來,促進親子感情,也增強孩子身體素質和學習能力。
「健康台灣」政策欲加強國人身體運動量,許正典樂見其成,也呼籲政府多重視學校的體育課程,「德智體群美」缺一不可,且缺乏足夠的身體活動絕對與肥胖、疾病、心理健康有關。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