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護理人力短缺根源?國教院曝5成護專生因家人期望入學 每5人有1人想轉學

首度實彈射擊!海馬士火箭系統兩度訊號異常 順利排除完成任務

美中瑞士會談達成降關稅協議 華爾街日報整理「5大重點」

在野保核電 今協商對話、明拚核管法修法

核三廠2號機5月17日屆齡將除役,接手電力來源台電表示已準備好,供電充裕無虞。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核三廠2號機5月17日屆齡將除役,接手電力來源台電表示已準備好,供電充裕無虞。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非核家園」倒數,核三廠二號機將在周六停機除役,在野黨預計搶在除役前通過「核管法」修法。國民黨立法院黨團表示,今天將再協商,創造更多對話空間,若仍不行,將於明天表決。民進黨團則說,眾多問題尚未解決前,強推公投或修法,都將反制。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稱,核三廠二號機除役後,接續的電源供應已有安排,以今年為例,預計將有大潭七號機、興達新燃氣一、二號機、台中新燃氣一號機等新建燃氣機組共四八一點三萬瓩,遠大於核三廠二號機除役的九十五點一萬瓩,足夠支撐產業及因應AI高科技發展所需電量。

不過,蔡政府原訂二○二五年再生能源占比百分之廿將跳票、延後;依經濟部檢討,預計於明年十一月起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可達百分之廿。

台電曾估算,隨著核二、核三廠陸續除役,須改以其他發電替代,以當年平均售電價扣掉核電發電成本,推估二○二二年因核電除役多支出五十億元發電成本、二○二三年影響一四三億元,二○二四年影響二七三億元;到了今年,核三廠二號機僅發電廿九億度電,亦即有二七一億度核電須改以其他發電,推估核電除役對今年影響擴大至四六六億元。雖占台電整年營收逾八千億元僅百分之六,若核二、核三延役,對於今年全年還要虧五百億元的台電,仍不無小補。

台電表示,核三廠二號機十七日下午慢慢開始降載,晚上機組解聯,凌晨十二時前發電降為零,進入停機狀態。核三廠二號機燃料棒移出爐心約需一到兩周,移出後將先放在用過燃料池。

國民黨團則力拚核三廠走入歷史前,通過「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法。國民黨立委謝龍介指出,現在台灣能源非常緊張,賴清德總統也曾講過必要時願重啟核電,國民黨團希望讓法令走在前面,國家不能付出大代價,不能「用愛發電,用心詐騙」。

民眾黨團副總召張啓楷表示,希望明天能夠順利完成修法,不過,重啟核電的權力還是在民進黨手上;民眾黨團也將持續推動核三延役公投。

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則質疑,核電延役應符合社會共識、核能安全、核廢料處置有解方;公投或修法都是片面地透過多數暴力復辟核電,民進黨團將予反制。

修法 再生能源 台電 核三廠 核廢料 核能 核電 謝龍介 賴清德 非核家園

延伸閱讀

核三除役免驚!中油三接可初期供氣 台電大潭7號機今夏尖峰加入供電

邁入非核家園 台電鼓勵核能單位員工轉火力電廠歷練

核三2號機17日停機 台電:燃氣新機組、綠能穩供電

朝野協商核三廠重啟運轉 環團批藍白亂搞全民擔

相關新聞

美中經貿聯合聲明出爐 美對中關稅從145%下調至30%

金融時報報導,美國與中國11日結束貿易談判,並在12日發表聯合聲明,同意在接下來90天內下調雙邊關稅。根據在美國與中國大陸發布的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美中雙方將在初始的90天暫時大幅降低對彼此進口品的關稅稅率,藉此緩和貿易緊張局勢,並爭取額外三個月的時間來解決彼此分歧。

台灣加入WHO宣達團明到日內瓦 首度邀請50多國聲援遊行

世界衛生大會(WHA)將於本月19至27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台灣已連續9年未獲邀請,但民間參與並未停歇。台灣聯合國協進會...

美中均稱貿易談判達實質進展 預計今公布聯合聲明

白宮11日發出新聞稿,宣布與中國大陸達成貿易協議,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稱,雙方分歧沒有想像中的大。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說,非常高興兩國在這場極為重要的貿易談話中取得重大的進度,今天將公布更多細節。...

照片看歷史/1963年護士節 百人向南丁格爾畫像宣誓

1963年5月12日北區護士代表700餘人,下午在燭光與聖歌聲中,慶祝本年度護士節。慶祝大會在鐵路局大禮堂舉行,由當時的省立台北結核病防治中心護理主任朱惠瓊擔任大會主席。時任內政部長連震東,在大會上致詞,勉勵與會的護士,效法護士鼻祖南丁格爾服務犧牲的精神。

【總編開箱】當年沒賺到台灣的風電財 美國現在要從天然氣跟核能兩頭賺

這周末核三廠二號機停機除役,台灣將正式進入非核家園。這個「非核」能持續多久,並不是操之在民進黨政府手中,而是美國,更具體的說,是操之在美國總統川普的手上。

在野保核電 今協商對話、明拚核管法修法

「非核家園」倒數,核三廠二號機將在周六停機除役,在野黨預計搶在除役前通過「核管法」修法。國民黨立法院黨團表示,今天將再協...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