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明大雨狂炸南台灣…周三雷雨區擴大 高溫不降仍上看30度

創新低!金融業對陸曝險破底9000億大關 銀行年砍千億加速逃

立委齊批:個資會角色被動、進度落後 台灣已成詐騙之島

立委陳亭妃(右)今批評,當假訊息、新科技都在精進,數位發展部至今沒有精進。圖/記者鍾張涵翻攝議事直播
立委陳亭妃(右)今批評,當假訊息、新科技都在精進,數位發展部至今沒有精進。圖/記者鍾張涵翻攝議事直播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日審議「個人資料保護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但多位立委質疑許多個資外洩、詐騙、假帳號猖獗、數位足跡、通訊紀錄保護等問題,都要等到二階段修法後才能執行,個人資料保護委員會(以下簡稱個資會)看起來角色相當被動、政策進度落後,針對AI時代下的人民個資保護、跨境雲端傳輸問題、假帳號詐騙、假訊息猖獗等問題,短期都未有對策。

立委邱議瑩指出近年國人個資頻頻外洩,包括近兩年如華航個資外洩、多所高中校務系統外洩事件,個資會究竟指示名義上的機構,還是會有實質作為?且當AI潮流已經來襲,個資管理和跨境的資訊交流,看起來仍並未有具體方針。

立委鄭天財也批評,台灣已經成為詐騙之島,112年就已說要成立個資會,到現在才成立,個資外洩、國人遭詐騙金額都逐年提高。

邱議瑩質疑,個資會計畫明定公務機關應設置個人資料保護長,但個資會未來業務相當繁雜,建議業務制定、人員編制、執法上,都應該加快;同時,因生成式AI時代到來,許多社群媒體和app存取個資時,都會傳至跨境海外雲端,未來是否會有具體法令推動的方針?

個資保護委員會籌備處主任李世德回應,會在第二階段去針對AI時代的跨境雲端和社群平台進行探討,未來會另外處理數位管轄權,現在確實沒有規定個資要「落地」,這會是下一階段的議題,但現階段,已有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理。

立委陳亭妃今日還質疑數位發展部針對「假帳號反串攻擊」都還無法可管,如今的假帳號愈來愈厲害,會在社群網站上四處反串攻擊、散布謠言、針對個人或政府政策進行扭曲,數位發展部究竟要如何判斷是否是假訊息?

陳亭妃批評,當假訊息、新科技都在精進,AI時代都即將來臨,數位發展部至今都沒有精進,數位發展部還根據舊綱領做事,許多LINE都無遠弗屆進行詐騙、假訊息四處傳播,「facebook粉絲專頁、臉書帳號也是一樣,數發部如果還是這種態度,成立數發部有什麼用?」

數發部則回應,希望立院給予三個月的時間進行了解並提出解決方針。

陳亭妃也質疑個資會的角色看來相當被動,看來很難成功要求公務機關或非公務機關、各部會都做到個資不外洩、能成功打詐。李世德則回應,個資會未來會做主導,將各機關納入平台,會將各機關要配合的義務展延到法律上,不會淪為被動諮詢角色。

立委鄭正鈐質疑修法後,處罰應大幅提高、罰則也應落實,之前2300萬筆戶政資料外洩,都無懲處,讓公務機關把國民個資外洩「看起來無所謂」。

修法 個資 詐騙

延伸閱讀

送康乃馨也遭質疑 陳亭妃嘆:母親節何時變得無情又冷漠

綠府城內戰/林俊憲發起強攻 陳亭妃守領先避正面衝突

【重磅快評】賴清德心證已成 陳亭妃怎麼跟林俊憲爭?

台南500住戶抗議遭光電板包圍 陳亭妃:中央地方踢皮球

相關新聞

公托頻停課 民團呼籲推單日育嬰假

六都托嬰中心去年腸病毒停課嚴重,高雄市公立托嬰中心平均每所廿五天、北市十九點九天、桃園市十七天,但家長特休假天數有限,一...

贍養費請領門檻高 婦團籲修民法

行政院今年二月通過民法親屬編部分修正草案,增訂離婚時就業能力已減損或就業機會減少者,可請求贍養費,不過婦團認為,「生活陷...

信眾高喊「進喔!進喔」 白沙屯媽祖回拱天宮安座

白沙屯媽祖進香回鑾,今天下午3:45左右,在信眾齊聲吶喊「進喔!進喔!」媽祖回到拱天宮大殿安座,也正式宣告2025年進香之旅圓滿落幕,緊接著將舉行拜天公及擲筊新爐主,完畢後會放下大殿神房布幔,直到5月22日開爐再掀起布幔供仰聖顏;明天也將由「二媽」舉辦遊庄繞境。

【重磅快評】看不下去可以離開 媽祖聽見郭智輝狂言?

白沙屯媽祖昨天閃過「大罷免、大成宮」民眾,網友熱議這是天意或民意?行政院前院長蘇貞昌當年第三度參選新北市長,被譏諷「騙完...

照片看歷史/1969年慶祝母親節 全台表揚模範母親

台省慶祝58年母親節大會,上午10時在台中市立第一國中舉行,中部地區首長及學生代表千餘人與會,大會由省婦女會理事長林蔡素女主持,省府主席黃杰亦應邀蒞會致詞。

銀髮健身推不動 圖解全台不老俱樂部8退場 恐會倒更多

我國老年人口預計今年超過2成,衛生福利部為預防老化流失肌力,挹注2.88億元前瞻經費推動銀髮健身俱樂部,截至3月底已開設263處,但長輩對健身房接受度不高、器材難上手,據點慘澹經營,已8處關閉,許多據點反映,今年起3年補助期將屆,恐更多據點倒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