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影/校長致歉了...金城國中考題藏不雅字眼 爭議延燒承諾公正調查

金城國中考題爭議…師是「教育世家」雙親受打擊 親友嘆1事

美中貿易休兵90天 道瓊期指應聲狂漲近1,000點

【重磅快評】看不下去可以離開 媽祖聽見郭智輝狂言?

白沙屯媽祖回鑾昨天閃過手持「大罷免,大成宮」布條的民眾,引議論。圖/翻攝畫面
白沙屯媽祖回鑾昨天閃過手持「大罷免,大成宮」布條的民眾,引議論。圖/翻攝畫面

白沙屯媽祖昨天閃過「大罷免、大成宮」民眾,網友熱議這是天意或民意?行政院前院長蘇貞昌當年第三度參選新北市長,被譏諷「騙完人民騙神明」;如今似乎出現接班人,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嗆聲台電員工「看不下去可以離開」,則被揶揄「氣完人民氣神明」。大罷免搞到天怒人怨,不問蒼生問「賴神」,郭智輝一語成讖,連媽祖都看不下去掉頭離開。

媽祖回鑾「急轉彎」只是一段小插曲,卻在網路上掀起極大討論,既是天意、也是民意,引發許多共鳴。根據「白沙屯媽祖網路電視台」直播畫面,眾多信眾昨天在苗栗縣通霄鎮跪迎躦轎底,人群中有一名身穿桃紅色背心、手持「大罷免、大成宮」綠色布條的女子,當媽祖鑾轎快要接近時突然煞車,隨後神奇急停「倒退嚕」,並轉向繞道而行,部分信徒因此錯過躦轎底機會。該畫面被轉發至各大社群,成為發燒新聞。

網友也透過Threads還原現場,當時後面排隊民眾都有特別提醒該女子,「我們尊重她的大罷免行為,但後面還有很多人。媽祖如果不喜歡,也可能會轉頭,所以我們請她排到最後一位」;結果該女子完全不理會,堅持排在前方,「後面還有7、80歲行動不便的阿婆,在下雨天等著躦轎。結果就因為她一個自私的舉動,害我們全身都淋濕,最後連媽祖躦轎都沒等到。」

不過,一個媽祖,各自解讀。罷團指出,有人刻意將畫面截取、加上過度刻意臆測,引發誤解,有心人刻意擷取部分影像操作輿論風向,大可不必,「更是陷媽祖於不義」。國民黨立委黃健豪表示,信眾們求的是國泰民安、社會幸福安康,「相信白沙屯媽祖顯現的和社會所期待的一致」,民眾對於罷不罷免感覺很冷,大家比較關心的是眼前的關稅和匯率問題如何因應。

事實上,白沙屯媽祖「閃」人早有先例,今年雲林縣長張麗善出手移開爐主惹議,後來粉紅超跑反方向繞開雲林縣政府,最後停留在斗六幼兒園,令人大呼神奇;2016年白沙屯媽祖進香,身陷油品案的頂新三董魏應充和二哥魏應交在彰化頂新大樓前設香案,兄弟倆五體投地等著躦轎腳,沒想到硬生生被媽祖繞過,一旁信眾大聲歡呼。

許多人「與神同行」,因為媽祖的神意常呼應多數民意。媽祖是否真的「看不下去」,一般人無從得知,可以確定的是,大罷免造成社會對立,人民真的愈來愈「看不下去」。大罷免看似遍地烽火,背後盡是執政黨斧鑿,民進黨藉口罷免是民意,但這個「民」是人民的意見、還是民進黨的意見?

當小老百姓憂心關稅衝擊、台電勞工擔心錯誤的能源政策,郭智輝高高在上的冷漠姿態,其實只是賴政府官員的縮影,只顧政治、不顧民生;賴政府一頭熱推動大罷免,與人民愈離愈遠,媽祖掉頭離開也是剛好而已。

白沙屯媽祖 罷免

延伸閱讀

爭議台東風電案與崇越有關 黃建賓要求郭智輝公開說明

【重磅快評】找回發票如此難 洪申翰要「勉勵」郭智輝嗎

爭議連環爆…徐巧芯再爆東岸風電計畫 質疑郭智輝圖利崇越相關企業

被質疑圖利、公私不分 郭智輝:指控請提出證據

相關新聞

「漢人」不見了…政院網站悄悄修改 台灣96%族群變「其餘人口」

有網友昨天發現,行政院官網國情介紹在二○二三年寫著「台灣目前已設戶籍人口組成以漢人為最大族群,占總人口百分之九十六點四」... 「漢人」不見了 政院網站 台灣96%族群變「其餘人口」

傳盧秀燕三階前表態選黨主席 朱立倫:非常歡迎

檢調近日查辦大罷免幽靈連署案,包含台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等黨幹部遭羈押,重創藍營士氣,傳出台中市長盧秀燕擬在三階前宣布參...

憲訴法釋憲今說明會 憲法法庭為何被批「想當民主太上皇」?

民進黨立院黨團聲請「憲法訴訟法」釋憲案,憲法法庭今將針對立法院審查程序舉辦說明會,朝野再度交鋒。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表示,...

96%漢人成「其餘人口」 林沛祥:乾脆改成「火星來的」

行政院網站國情介紹台灣「其餘人口占96.2%」引發討論,國民黨立委林沛祥表示,這樣乾脆改成「火星來的」是不是更符合族群融...

憲訴法釋限說明會…干涉國會?大法官別撈過界

司法院正副院長懸缺半年,十五席大法官不足七席。憲法法庭今針對民進黨立院黨團聲請釋憲與暫時處分的「憲法訴訟法」舉行說明會,...

立法院司委會審考監人總法務部預算凍結案 僅1案未解凍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今天處理114年度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等單位的預算凍結案,共有39案,僅其中1案,藍綠立委對解凍條件...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