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南警匪追逐撞爛警車?真相是員警出勤與計程車車禍釀6傷

男友拒設Face ID…她抱怨「前任都不介意」 網抨擊:不是義務

一名女網友抱怨男友不給她設Face ID,反遭其他人砲轟。 示意圖/ingimage
一名女網友抱怨男友不給她設Face ID,反遭其他人砲轟。 示意圖/ingimage

Face ID比手動輸入密碼更方便,連私人帳戶等都可以馬上登入。一名女網友在Dcard抱怨,想要在男友手機設Face ID卻被罵不尊重他,原PO委屈道,「想到如果之後要跟這個人進入婚姻,我想起這件事還是會很受傷,而且我覺得我沒辦法全心全意付出了」,但貼文發布後卻引來網友撻伐。

原PO與男友交往約一年,她透露和前任都互有彼此的密碼和Face ID,因此有滿滿的安全感,不過她也尊重現任而沒有強求。近日兩人吃飯時,原PO試探地拿男友手機作勢要設定Face ID,但還沒設定男友卻馬上發火,表示這樣非常不尊重他。

原PO委屈反駁只是想取得一個被信任的感覺而已,而且並不會無時無刻都拿起手機來看,男友卻說這讓他感覺隱私被侵犯、沒辦法好好做自己,也抱怨原PO常不考慮他人感受,而且也不懂這樣一件小事為什麼要不斷放大。

貼文曝光後其他人表示,「前男友給妳滿滿安全感還不是分了」、「願意給對方看是信任,不給對方看是基本權利」、「妳沒辦法接受磨合不了,那最後就真的只能分開也沒辦法」、「前男友給妳看不代表現任也要比照辦理」、「我前夫用Face ID轉走了我網銀全部的錢,我這輩子都不會讓別人設」;也有網友緩頰,「兩個對信任的表達方式不同,這是牽扯到價值觀的問題」、「請好好溝通過,取得雙方都認可的價值觀與安全感的平衡點」。

Face ID

延伸閱讀

配偶離世可切割公婆!她讚日已婚婦女保障完善 嘆台灣女權欠配套

新台幣匯率狂升 散戶大軍搶買美元日圓使銀行網銀當機

明明買了新房…公婆下班就窩老家 媳焦慮:每天陪笑兼清垃圾

每天上班刷新記憶?新人3個月問3次相同問題 老鳥快崩潰:該怎麼教

相關新聞

女性一聽住婆家就想逃?他疑惑「我父母人很好」 過來人曝:有距離最美

與公婆一起生活會有哪些生活上的困擾呢?一名男網友發文,稱他從小到大都住在家裡,父母都很好相處,並不會強迫做家事,但看到許多網友認為結婚後女方一聽到要住婆家,就立刻「逃走」,因此很好奇詢問網友:「結婚後住男方家裡真的很糟嗎?」。

【副刊學:AI時代的文學插畫家】張嘉真 /透明與透明的疊加:訪插畫家顏寧儀

那是一個會把地圖摺疊成小小一張握在手心的年代。顏寧儀說,她一個人帶著作品集,搭火車穿過英國的鄉間與山林,去到一間一間大學面試。到站以後,她會掏出紙本地圖,將它展開,順著經緯與座標找到自己該往何處去。作品集又大又重,她比劃著,長寬大約六十公分乘以九十公分,夾著顏寧儀所有畫作。「有時候風大一點,我抱著作品集,不由自主就會跟著作品集打轉。風從這邊來,作品集就會把我整個人往那邊帶。」她形容,作品集像是帆,而她是那艘船,等著起風,將她帶往遠方。

男友拒設Face ID…她抱怨「前任都不介意」 網抨擊:不是義務

Face ID比手動輸入密碼更方便,連私人帳戶等都可以馬上登入,一名女網友在Dcard抱怨,想要在男友手機設Face ID卻被罵不尊重他,原PO委屈道,「想到如果之後要跟這個人進入婚姻,我想起這件事還是會很受傷,而且我覺得我沒辦法全心全意付出了」,但貼文發布後卻引來網友撻伐。

配偶離世可切割公婆!她讚日已婚婦女保障完善 嘆台灣女權欠配套

日本已婚婦女的保障比台灣更多?一名女網友以「台灣女生vs日本女生」為題發文抱怨,連以「大男人主義」為主流的日本對已婚婦女的保障都比台灣完善,感嘆「台灣的女權也是說說,要推動的法律還很多」,貼文曝光引發網友熱議。

過度關心?老公把孕妻穿不下新衣送弟媳 一票人喊怪:關係在改變

老公特別關心弟媳合乎情理嗎?一名女網友發文,稱她懷孕後老公買了許多衣服給她穿,但有些並不合身,於是想要將不適合的新衣送給弟媳,甚至會幫弟媳照顧小孩,讓她質疑老公是否「過度關心」,對此,大多網友也認為老公和弟媳關係並不正常。

明明買了新房…公婆下班就窩老家 媳焦慮:每天陪笑兼清垃圾

婆媳之間如能彼此體諒,就能使家庭關係更加和諧,避免爭端。一名女網友發文,稱她結婚後,公婆將透天給他們住,雖不用自己買房,但公婆每天下班後都會來他們家吃飯、看電視,到晚上10點才離開,不僅要每天陪笑陪追劇,還要清理他們留下的垃圾,讓她忍不住抱怨:「我只想自己安靜的待在家,而不是打掃善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