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玻璃心診療室】劉昭儀/愛的代價

大部分的時候,我總是全家第一個起床;即使依然睡眼惺忪或感覺全身痠痛,媽媽的本能會自動進入清醒模式,先開機速速跳出滿格電力,待會兒家人們陸續起床,就要開始元氣幹勁的一天。
但日子終究會有莫名黯淡的時刻,雖然腦袋裡的色差不是突然發生。只是許多筋疲力竭、總是不如人意的失落層層堆積;生活中的積極進取、樂觀正向,也隨之漸漸消磨,直到內心的警鈴大作……
家有「叛逆少年」,不是家長的錯
所以媽媽友們要定期聚會,吐槽伴侶、家人,以及小孩誇張不受控的行徑之後,才能真正鬆口氣,進入集體療癒的過程。比如某次一位求好心切的單親媽媽,十分擔心自家特立獨行有想法的孩子,在學校可能會與老師或同學起衝突,說著說著就哭了;若有媽媽玻璃心的現場直播,這些看似哭點低又灑狗血的畫面,可能會讓觀眾忍俊不住,但身在其中、有所共感的我們,怎能不心有戚戚焉?
當然,媽媽團體成員不能只有盲目力挺,有各自實戰經驗的我們,要分頭進擊為焦心的阿木分析:所謂「特立獨行」不過是孩子在成長中探索學習的必經過程,也是親子間共同的功課(白話文:雖然有情節輕重之分,但誰家的孩子不「特立獨行」呢?)。跟同學的爭執鬥嘴,甚至身體上的偶然衝撞,透過老師與家長理性地面對處理,就是最好的示範(白話文:當大人還在為孩子的吵架打架憤怒不平時,他們早就前嫌拋腦後,一起開心玩耍了!);至於已經成為老師的黑名單、會被針對找麻煩……喔喔,這題比較簡單,老師如果不專業,當然是孩子運氣不好,但絕對不是阿木妳的錯!
雖然多愁善感依舊,對於已能笑出來的今日苦主媽媽,我決定乘勝追擊:「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妳趕快去談個戀愛吧?」是個雖然荒唐搞笑,但實際有用的結論(由現場媽媽們沒在客氣的笑聲判斷)。
倘若青春期孩子面臨的問題,真有這麼容易解決就好了。不同的孩子、家庭、學校和成長環境與面對的課題,都必須在各方面條件配合下,才能關關難過關關過。若要問有沒有百搭、萬用的大絕招呢?我會建議讓子彈飛一下……
轉大人,有如誕生後便要奔跑的羚羊
我曾經在非洲坦尚尼亞賽倫蓋堤的大草原,親眼目睹一隻羚羊的誕生。當羚羊媽媽生下小羚羊時,整個羚羊家族會以圈圈圍繞著小羚羊,大約十五分鐘。這個關鍵的十五分鐘,是為了保護還站不起來的小羚羊,不被其他草原的猛獸攻擊;一旦小羚羊可以自己站起來,即使有些踉蹌無力,但腳踏土地踩個幾下,就能直挺挺地跟在羊群後頭奔跑。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轉大人也像小羚羊,可能會有各種尷尬不自在,身為家長的我們其實都有經驗,只是我們變成大人太久,已然忘記迫切的成長痛,但又太過習慣孩子還要抱著妳腿、牽著妳手,依賴著大人各種臍帶式連動投入的時光,於是家長也被制約,以肉身隨侍在側,扶持孩子成長。
即使時候到了,「家長模式」依然全年無休營業中,就很難讓少男少女們自行學會處理現實世界的高低起伏、迂迴曲折、眼色眉角,以及挫折失敗、負擔壓力,甚至是無可奈何。
如果成長必須付出代價,家長們應別再執著於孩子是否在舒適圈安身立命,而是放手讓他們在逆風或不如意中,試著找到前行的節奏與方法,未來才能轉換成自身養分。所以,我們撫慰了前面媽媽友為孩子操碎的易感玻璃心嗎?我猜沒那麼容易。但至少可以在孩子耍帥唱跳「就跟你說了放手!」之時,我們可以輕輕吟唱:「走吧!走吧!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這是愛的代價。」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