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NBA/勇士三節就被火箭打爆 關門失敗要回主場打G6

台中5億高中生案夏姓地政士假結婚入獄 被控殺人2度不起訴

今年首颱有譜?鄭明典分析颱風生成機率

【回望歲月】陳彥仲/香燈腳的見證

香燈腳的見證。圖/Betty est Partout
香燈腳的見證。圖/Betty est Partout

第一次隨白沙屯媽祖往北港進香的那一年,進香人數粗估為數千人,離破萬尚有一段距離。有一個很深刻的印象是,當隨香隊伍來到彰化某庄,為寂寥的庄腳帶來一陣小小的騷動。有位阿婆從家門口探頭出來詢問,「發生什麼代誌?」剛好問到的是我們,照實回答後,看來並沒有解除阿婆的疑惑,「白沙墩媽祖?白沙墩在哪?」

那時的白沙屯媽祖進香,比較接近微服出巡的規模,媽祖大轎周圍沒有不時搶著來簇擁的人潮,沒有廟方出資或地方志願的GPS專員與直播人員;沒有網紅直播主或想跟媽祖自拍上傳社群媒體的一般人,沒有一日陪走或半日體驗的宗教觀光客;沒有電視新聞台、綜合台的採訪與連線人員,沒有維持交通秩序、不停吹哨或用大聲公放送指揮你「往前!」「靠右!」的交通組專員與地方員警。

那時的媽祖大轎,只要跨步幅度大一點、呼吸節奏比平常快上幾拍,就能一路跟隨在旁,一身美式足球的場上功夫,根本不需要。

想來我是幸運,見證了白沙屯媽祖從平淡爆衝到絢爛的戲劇化過程。說是白沙屯媽祖知名度大開也好,是天上聖母雨露更為均霑也罷,然無法忽視的事實是,此一偏鄉農漁小村供奉的媽祖,信徒口中所稱「散赤(貧窮)人拜的媽祖」,在地人暱稱的「阿婆」、「婆啊」,竟能在媒體聲量上,與政商關係雄厚、招商能力強大的大甲鎮瀾宮比評。

隨香路上,有緣相遇的香燈腳,開講的話題多半是自身領受的「神蹟」。我也不免回想自己一路上所遇到的神蹟,像是想吃的熱食乾糧麵包飲料水果,總是先一步被塞進手裡,水果甚至還洗好切片裝袋;而讓我行前最為憂懼的水泡,始終沒有浮出腳面。

還有,在回收紙箱幾近索拿一空之際被分到最後一片,讓我免於直接躺在騎樓人行道或餐廳工廠人家厝外的地板上,體驗真正的餐風露宿。以及,在夜風中暗路上,與前後香燈腳都拉開了距離,獨自驚惶時,路旁倏地出現分送LED小燈的鄉親對著我微笑,「來,帶著帶著,快到了快到了。」

在沒有隨香的日子裡,不時我會來白沙屯,到廟裡參拜,在村裡走走,因而發現了媽祖廟後方,有一片廣袤而寂寥的海灘。

失去母親多年的我,少了可以無限次傾訴負面情緒的靠山,每當我遇到人生中的細風小浪,感覺自己就像失去平衡的竹排仔,隨時要翻要覆,眼前無盡的海湧伴著沙地,成了我的心靈綠洲,我放縱自己成為失控的動物,狂奔也好嘶吼也好流淚也罷,就這麼胡鬧一陣後,腦中便會響起媽媽(或許還有媽祖)熟悉的話音:「一點小事,就欲哭欲啼!」快轉返人世間,繼續行吧。

延伸閱讀

粉紅超跑起駕 土銀媽祖卡祭出三大優惠

白沙屯媽祖進香30萬人報名創新高 雲林急尋3臂章號碼

「粉紅超跑」將起駕 台灣大 AI 助陣 派出百位工程師、行動基地車守護

白沙屯和大甲媽祖遶境差在哪?鑽轎腳的意義與禁忌有哪些?

相關新聞

女性一聽住婆家就想逃?他疑惑「我父母人很好」 過來人曝:有距離最美

與公婆一起生活會有哪些生活上的困擾呢?一名男網友發文,稱他從小到大都住在家裡,父母都很好相處,並不會強迫做家事,但看到許多網友認為結婚後女方一聽到要住婆家,就立刻「逃走」,因此很好奇詢問網友:「結婚後住男方家裡真的很糟嗎?」。

【副刊學:AI時代的文學插畫家】張嘉真 /透明與透明的疊加:訪插畫家顏寧儀

那是一個會把地圖摺疊成小小一張握在手心的年代。顏寧儀說,她一個人帶著作品集,搭火車穿過英國的鄉間與山林,去到一間一間大學面試。到站以後,她會掏出紙本地圖,將它展開,順著經緯與座標找到自己該往何處去。作品集又大又重,她比劃著,長寬大約六十公分乘以九十公分,夾著顏寧儀所有畫作。「有時候風大一點,我抱著作品集,不由自主就會跟著作品集打轉。風從這邊來,作品集就會把我整個人往那邊帶。」她形容,作品集像是帆,而她是那艘船,等著起風,將她帶往遠方。

一句好話

青春是當下,八十歲也可以年輕。

身邊的白衣天使/韓文蕙|開刀房的實習生

每年的5月12日是「國際護師節」,護理學校會在護理師踏入臨床實習前,舉辦加冠傳光典禮,由師長為學生戴上白色護士帽,宣讀南丁格爾誓言,象徵薪火相傳與祝福。聯副特邀五位護理師,談談他們在醫療第一線的付出與守護,並且在這個屬於護理人員的節日,為所有辛苦的白衣天使致上謝意。 【精彩語錄】:開刀房裡冷氣很強,溫度很低,唯一讓人有一絲暖意的,是白牆上貼了一段話……

【當代散文】劉昌豪/造型氣球

值班的周末,我在等電梯的空檔撞見一名老伯。老伯挺著顆與身形不成比例的大肚腩,頭上只剩短如新芽的蒼髮。四肢似因久未使用而細...

【慢慢讀,詩】靈歌/街景一角

踅過轉角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