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宋瑞樓教導「病人顧好名利自來」?陳培哲:教授絕未說過

衛福部長邱泰源近期引述已故台大醫學院教授、中研院士宋瑞樓的話,稱「把病人照顧好,名利自然就會好」,但他擔任部長後,卻是「名慘利空」。一席「名利說」,不僅被知名媒體人周玉蔻痛批「吃了誠實豆沙包」,中研院士、宋瑞樓教授學術基金會董事長陳培哲17日指出,宋教授絕未說過「名利自然來」,宋教授身為醫學教育家的聲譽遭影響,他深感痛心。
宋瑞樓為國內肝炎研究專家,被譽為「台灣肝炎之父」,發現B型肝炎與肝硬化、肝癌有關,肝病研究在台大醫學院一脈相承,2020年因病離世的中研院士陳定信推動B肝疫苗政策,陳培哲則開發B型肝炎藥物與檢測方式,且屢次為國內肝癌防治政策發聲。宋瑞樓退休後,與其學生合組宋瑞樓教授學術基金會,首任董事長為宋瑞樓,後由陳定信接任,陳培哲是現任董事長。
師徒三代感情深厚,陳培哲表示,宋瑞樓不可能說出「名利自然來」類話語,宋教授以照顧病人為優先,教導晚輩以病人為中心,「用心對待病人,是我們的堅持」,但這樣的照顧是醫師天職,絕對與名利無關,宋瑞樓教授畢生致力醫學教育,培育無數醫師、醫學生,邱部長此言一出,「對宋瑞樓教授名聲影響太大。」
陳培哲強調,照顧病人是醫師「該做的事」,宋教授絕對說過要以病人為中心,好好照顧病人,但絕對沒有把行醫與名利掛鉤,宋教授許多學生都還在世,可以為證。擔心影響宋教授身為醫學教育家的聲譽,他身為宋瑞樓教授學術基金會董事長,聽聞這樣的說法非常難過,深感有必要對外澄清,也盼邱部長對外說明,以維護宋教授的名譽。
邱泰源回應,他在肝病基金會周年慶活動提到宋瑞樓教授卅、四十年前的事,「用詞不夠精準」,澄清為「宋教授在查房時除了專業技能的傳授外,也常教導我們要把病人用心照顧好」,讓我們年輕醫師能體認到把病人照顧好是第一要務,不要在乎名利,我們也以此教導醫學生及許多醫師,要以照顧好病人為職志。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