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最少吃一次蛋…失智風險大降47% 專家揭密:膽固醇其實不用怕

雞蛋被視為平價又營養的蛋白質來源,而它的好處可能遠超出你想像,根據美國研究指出,年長者若每周至少食用一次雞蛋,有機會降低約47%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而經常吃蛋者,大腦中累積有害蛋白質的情形也顯著較少。
食安專家韋恩在臉書分享,指出這項由美國Rush大學進行的大型追蹤調查,共納入1024位平均年齡約81.4歲的長者,所有參與者起初皆未被診斷出任何認知功能障礙,研究團隊詳細蒐集其日常飲食紀錄,並追蹤其健康狀況,長達平均6.7年。
研究期間,有280人(約27%)發展為阿茲海默症型失智症,不過,資料分析發現,那些每周至少吃一次雞蛋的參與者,與少吃或不吃蛋的人相比,罹病風險大幅降低了將近47%。
除了疾病發展機率差異,研究也進一步解剖578名受試者的大腦,分析其生物指標。結果發現,經常攝取雞蛋者的大腦中,導致神經細胞受損的「β-澱粉樣蛋白」與「Tau蛋白」等異常毒性蛋白質的累積量明顯較低。
那麼,為何吃蛋可能有助防失智?韋恩指出,研究團隊推測,關鍵可能在於雞蛋中豐富的「膽鹼」成分。膽鹼是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的前驅物,與記憶力、學習能力和專注度密切相關,也是維持腦細胞膜結構的重要營養素。
他補充,蛋黃是膽鹼的主要來源之一,一顆雞蛋大約能提供每日建議攝取量的四分之一,此外,蛋黃還含有Omega-3脂肪酸,同樣被認為對大腦健康具有保護作用。至於擔心膽固醇的人,韋恩也指出,近年研究已證實,真正拉高血中膽固醇的元兇是飽和脂肪酸,而非雞蛋本身。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