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養兒防老不管用 家總:僅3成民眾指望子女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調查,僅三成民眾自認,年老後會獲得子女照顧,更大比率認為,應自求多福。建議民眾面對現實,親子間做好協調與溝通。健保則應擴大在宅急症、居家醫療,並銜接社區照顧、社區診所及藥局,讓長者獲得良好照顧。
此外,家庭照顧者性別、角色正在轉變中,家總分析,卅年前,男性照顧者比率極低,僅占一成,但一○六年老人生活調查發現,男性照顧者占比已近四成,估計目前應更高,原因在於愈來愈多男性單身,加上媳婦照顧公婆情況愈來愈少,因此照顧父母的責任回到兒子身上。
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王增勇表示,照顧者身陷職場困境,這是男女皆須面對的議題,而男性照顧者處於陽剛文化、照顧者等兩大角色衝突下,容易成為照顧長照悲劇事件的主角,值得各界關注。
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綜合規劃組組長顏詩怡表示,雖然男性照顧者比率增加,但仍有不少女性為了照顧失能長輩而選擇離職,在女性照顧者中,約四成四為此離職,高於男性的兩成四四。若想改善女性照顧者人權,應從照顧有酬化、照顧公共化、照顧專業化等三大面向著手,另提升男性照顧者的技巧與能力。
家總秘書長陳景寧強調,在不婚、少子化衝擊下,許多家庭成員無法獨立承擔照顧責任,呼籲健保應擴大在宅急症、居家醫療等計畫,銜接社區照顧、社區診所及藥局,讓長者在地老化,在家獲得良好照顧,而長者、照顧者也應主動尋求協助。
東吳大學法學院講座教授鄧衍森指出,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應在平等與不歧視原則下,提供家庭照顧者必要協助,包括尊重照顧者的選擇、促進照顧者身心健康、協助工作彈性安排,以及提供照顧者適當生活津貼等,以維護照顧者應有人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