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70歲的生命清單是什麼?劉秀枝分享3原則把握可見盡頭的時光

日債要爆了?最大壽險帳面損失超過7500億 網嚇:矽谷銀行就是這樣倒的

桌球世錦賽/林昀儒、高承睿搭檔過關斬將 相隔12年再爭冠

女子一聲催油門引發不滿遭捅5刀 醫教這樣處理行車怒火

近日新北市三峽發生重大車禍,造成3死12傷,社會多關注行車事故、行車衝突等事件,甚至「怒路症」也引發關注。聯合報系資料照
近日新北市三峽發生重大車禍,造成3死12傷,社會多關注行車事故、行車衝突等事件,甚至「怒路症」也引發關注。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北市信義商圈區百貨地下停車場,日前傳出一起持刀傷人事件,一名女子騎機車進入停車場時,看見前方機車停在車道上,便轉油門示意讓路,引發前方機車男駕駛不滿,竟持瑞士刀朝女子後背連刺5刀,警方接獲報案後到場,當場逮捕男子,女子則緊急送醫。近期發生多起嚴重車禍、行車暴力及糾紛等事件,社會大眾多憂心忡忡。

近日新北市三峽發生重大車禍,造成3死12傷後,社會多關注行車事故、行車衝突等事件,甚至「怒路症」也引發關注。司法精神醫學會理事李俊宏說,「怒路」指的是在行車當中的憤怒情緒,其衍生出行車衝突,但怒路症在精神醫療方面,沒有正式的診斷。

李俊宏表示,怒路症無正式的精神疾病診斷原因,主要是影響行車衝突為多重、複雜的因素,包括駕駛個人的人格修養、因應衝突的技巧與能力,以及兩造駕駛如何處理糾紛的過程等,恐非單一的因素所致,也不宜據此疾病化。

李俊宏說,國內目前針對行車當中的憤怒情緒所衍生出行車衝突,鮮少具體研究及統計,若要進行研究也有所限制,因為許多駕駛人往往不易坦承或藉病推諉責任,造成研究失真。但這次事件中,該名嫌犯隨身攜帶刀械,顯然不是僅針對行車衝突,而是在處理衝突事件上,習慣以刀械解決問題,若是遇到傾向隨身攜帶刀械、球棒的人,應隨時提高警覺。

李俊宏表示,新北市三峽發生重大車禍後,社會對於行車事故、糾紛的敏感度增加,這類事件容易登上新聞媒體,也較容易被外界放大檢視,但不代表此類事件有所增加,當發生行車糾紛、事故時,最常見的還是兩方報警「請警察協助處理」,看到有人拿出刀械、球棒解決問題,仍屬少見。

面對行車糾紛、衝突時,應如何處理憤怒情緒?李俊宏建議,民眾應促進「社會情緒學習」(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SEL ),主因是人生活在社會中,總是會遇到不滿的事件,引發不滿及憤怒的情緒,這時最重要的是「自覺」,察覺自己已出現煩躁感、憤怒感、情緒激動等,並加以解決及處理,如學習如何舒壓、深呼吸、轉移注意力等。

李俊宏說,當遇到行車事故、糾紛時,可向對方說「待交警到場後處理」,避免和對方發生衝突,而民眾於開車、騎車、走在路上時,仍需隨時注意交通安全;至於看待行車糾紛、事故時衝突,還是多屬於單一事件,但當遇到時,務必要盡量保護好自己,不要讓自己受到傷害。

李俊宏提醒,類似的憤怒、暴力行為,也會發生校園、職場,特別是從統計數字發現,校園的暴力、霸凌事件確實有持續增加的趨勢,這方面值得社會大眾持續關心。

衝突 憤怒

延伸閱讀

熱熔膠、球棒打逼簽800萬本票 台中暴力討債團11人落網

「心裡毛毛的」特斯拉男昨經過三峽車禍事發地 下午就被7旬無照翁撞

新北三峽重大車禍釀3死12傷 警:涉肇事男仍無法製作筆錄

影/三峽重大車禍肇事余翁原定今3度手術 傳醫院連繫不上家屬

相關新聞

統一發票開獎 幸運兒全聯花8元買報紙就中千萬

統一發票開獎,超市龍頭全聯福利中心本期統一發票開出1張特別獎及1張特獎,特別獎開在台中崇德八門市,超幸運中獎者僅消費8元...

你中了嗎?3-4月統一發票「千萬特別獎」64557267

今年3-4月期統一發票獎今天中午電視直播開獎。本期千萬特別獎獎號為「64557267」。獎金200萬元的特獎號碼為「64808075」。頭獎(20萬元)3組分別為「04322277」、「07903676」、「98883497」。

事故頻傳 交通部宣布:無照駕駛修法比照酒毒駕懲處重罰

台灣近日發生多起高齡駕駛事故,三峽78余姓長者19日開車衝撞釀3死,民團今發起遊行並至交通部抗議,交通部長陳世凱今透露,...

年輕女性常見「經期易腹瀉」 醫:不利胚胎著床懷孕

39歲的魏小姐,月經來時常會腹瀉,因結婚2年、備孕都沒有消息,就醫檢查到底是出了什麼問題?TFC台北生殖中心松仁中西醫中...

賈新興:滯留性梅雨鋒面影響大環境尚未建立 周四全台有雨比這波更猛

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今天在臉書指出,5月、6月就是梅雨季節,但真正屬滯留性鋒面影響的大環境到目前為止尚...

中油:明(26)日起汽油漲0.2元、柴油降0.2元

台灣中油宣布,自明(26)日凌晨零時起汽油價格調漲0.2元、柴油價格調降0.2元,參考零售價格分別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