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你中了嗎?3-4月統一發票「千萬特別獎」64557267

輝達炒熱北士科建商「封盤」不報價 首購族還有位置嗎

美349人客機緊急掉頭!機上廁所驚見5字 FBI展開調查

「連假胖」是真的!醫傳授一招避免「假期脂肪」上身

端午連假多吃幾顆粽子會變胖嗎?答案是很有可能,醫師指出,研究顯示,節日期間增加的體重,平均只有一半能成功減去。圖/AI生成
端午連假多吃幾顆粽子會變胖嗎?答案是很有可能,醫師指出,研究顯示,節日期間增加的體重,平均只有一半能成功減去。圖/AI生成

端午連假多吃幾顆粽子真的會變胖嗎?答案是很有可能,而且這些脂肪還有極高機率「年年留在你身上」。初日診所家醫科醫師魏士航指出,研究顯示,節日期間增加的體重,平均只有一半能成功減去。也就是說,每次連假亂吃,身體都會默默多存一些脂肪,日積月累讓減重變得越來越難。

這項研究「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研究團隊追蹤美、德與日共2924名成年人一年體重變化,發現在感恩節、復活節、日本黃金周與聖誕節等節慶過後,受試者體重平均增加0.2%到0.6%不等。乍看不多,但研究指出,這些體重約有一半會被「保留」,可能會成為「假期脂肪」。

魏士航分析,「假期脂肪」長期堆積不僅影響體態,更可能造成胰島素阻抗、血糖波動,進而提高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等代謝風險。根據門診觀察,每年春節、端午、中秋和年底節慶後,除了體重明顯上升的患者,也有不少人在體重幾乎沒變的情況下,在回診抽血檢查時發現肝指數升高、血糖失控、體脂增加。

過去曾有38歲竹科專案經理,平時工作忙碌、作息顛倒,三餐仰賴外食,原本就有代謝症候群。一次端午連假,他天天吃粽子、熬夜追劇,假期結束前自覺有點太放縱,秤體重發現只胖0.6 公斤,便安心認為沒什麼影響。沒想到一周後回診,血液檢本一片紅字,空腹血糖和肝指數皆超標,體脂率也比假期前高出近1%。

魏士航強調,代謝問題不是短期造成,是長期生活習慣累積。許多人平時缺乏飲食節制,即使體重回到假期前,身體其實仍處在代謝失衡的狀態。與其等到出現異常才補救,不如從平常就養成健康飲食與穩定作息的習慣。

「英國醫學期刊(The BMJ)」發表的另一項研究顯示,透過簡單的生活行為介入,可以預防「連假胖」。研究將 272位成年人分成兩組,介入組在聖誕節前接受飲食行為衛教,包括鼓勵受試者量體重並記錄變化趨勢、提供體重管理建議、教育食物熱量對應所需活動量。結果發現,介入組體重不增反減,平均減少 0.49 公斤。

魏士航指出,節日聚餐本來就是生活的一部分,重點不是禁止放縱,而是讓身體有穩定基礎,只要平時有良好習慣,連假吃點應景美食也不用太擔心體重失控。但若平時就有血糖偏高等代謝異常警訊,建議定期進行檢查與評估。

體重 連假 脂肪

延伸閱讀

端午連假花蓮住房慘淡 首日蘇花路廊南下估凌晨現車潮

伊達邵停車場2樓漏水嚴重 端午連假104車位暫停開放

南方澳岸際釣客驚見裸上身男屍 將採指紋比對身分釐清死因

「路怒症」上身怎麼辦?情緒難冷靜 醫籲:深呼吸回想好心情

相關新聞

你中了嗎?3-4月統一發票「千萬特別獎」64557267

今年3-4月期統一發票獎今天中午電視直播開獎。本期千萬特別獎獎號為「64557267」。獎金200萬元的特獎號碼為「64808075」。頭獎(20萬元)...

山區大雨 中橫便道今天上午7點通行時段取消

台中市和平山區今天仍大雨,中橫便道今天上午7點通行時段取消,公路局谷關工務段表示,上午10點是否開放通行,需視雨量情況決...

女子一聲催油門引發不滿遭捅5刀 醫教這樣處理行車怒火

台北市信義商圈區百貨地下停車場,日前傳出一起持刀傷人事件,一名女子騎機車進入停車場時,看見前方機車停在車道上,便轉油門示...

地牛翻身!上午8時19分宜蘭規模4.2地震 最大震度雙北2級

地牛翻身!上午8時19分宜蘭市發生規模4.2地震,7縣市有感,最大震度雙北都是2級。

沒時間健身?趕捷運、追公車也算數!這類運動每天3分鐘有望延壽

前台大醫師吳其穎在粉專「蒼藍鴿的醫學天地」分享,許多人為了趕捷運或上班狂奔、爬樓梯喘個不停,事後還懷疑「這樣算運動嗎?」現在有研究告訴你-真的算,而且還對健康非常有幫助!

周四全台大範圍雷雨 天氣風險:端午連假先濕後乾

周五就是端午連假,本周天氣變化大,天氣風險公司天氣分析師廖于霆今天指出,今明鋒後東北風影響,北涼南熱,全台短暫雨,周一北...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