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終的選擇3/張媽媽臨終前想吃基隆小吃 女兒飛車去買

張媽媽八十多歲時罹患惡性度極高的膽管癌,張小姐說,從確診到過世二年半,陪同母親進出台大門診、病房共六十七次。臨終前,張媽媽選擇進入安寧病房,依安寧緩和條例,簽署拒絕心肺復甦、插管, 但直至臨終前,張媽媽都還有意願進食,自己與家人常遠赴基隆買回媽媽指定的廟口糖葫蘆、鼎邊銼等小吃。
張小姐表示,母親住安寧病房,心安、平安地進入善終過程,參與病房團康活動,過程中按部就班減少攝食,但「她要吃一口,我也很開心」,張媽媽喜歡吃鹹粥,自己一大清早起床,跑二、三個地方為媽媽張羅;張媽媽想吃基隆廟口的食物,她就從台北開車去買回來。
張媽媽在安寧病房裡慢慢往生,張小姐說,「到現在我都很捨不得母親,有機會應該及時孝順珍惜。」但對於自己有時間好好道別,生死兩相安,非常感謝。
鄭小姐的母親九十多歲時中風,加上腎衰竭,必須洗腎,此後成為經常出入台大醫院的常客。鄭小姐於是做出艱難決定,把母親轉入安寧病房。鄭媽媽一直插著鼻胃管維持營養供應,但因為已經失智,每天能和人互動的時間愈來愈少,但只要她願意,就會到交誼廳與其他病友一起唱歌,或讓志工幫忙按摩,「母親最後的時間過得很快樂。」
台大安寧病房有團康活動、慶生等活動,且依照不同信仰,有安排法師、牧師等,輔導家屬,還有志工協助沐浴。鄭小姐說,媽媽過世的前二個月,過得非常開心,她說自己很感恩母親離開前,沒有骨瘦如柴,維持原本白白胖胖的福態形象,在媽媽最後一段日子「進食不是增加負擔,而是減輕不適與痛苦。」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