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何時來? 賈新興分析歷史紀錄、今年這天是關鍵

5、6月梅雨季,不過典型的梅雨還沒出現,今年還不是歷年最晚。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在臉書表示,根據1949年至2024年有利梅雨環境指標,分析每年梅雨季開始的時期,氣候平均約在第28候、5月16日至5月20日;歷史上最晚是2018年,第32候、6月5日至6月9日;歷史上最早是1951年、1974年、1994年、2008年,在第25候、5月1日至5月5日。
至於歷史上梅雨季雨量最少的紀錄,賈新興表示,根據歷年5至6月台灣13個平地站平均累積雨量紀錄顯示,1980年創下最少的降雨紀錄,只有182.6毫米,氣候中位數是465毫米,當年也是台灣乾旱的一年,特別是中南部。而1980年5月共有4個颱風生成。
賈新興說,根據「民國69(1980)年台灣乾旱研討」作者吳宗堯和王時鼎的研究,當年5月中下旬台灣位於副高脊線所在位置,依照當時看法應當屬於梅雨多雨天氣型態,但當年的5月4個颱風都在5月11日至5月25日之間發展,「他們寫下5月多颱影響台灣梅雨之量值」,6月台灣受副高主導控制,使得6月梅雨絕跡。
歷史上5月4颱生成,除了1980年以外,賈新興表示,還有1971年和2008年,1971年梅雨季雨量也偏少,2008年梅雨季雨量則比正常平均值略高。至於1980年當年有利梅雨的環境指標顯示,指標雖然於5月16日至5月20日以及5月25日至5月27日,均有出現水平風切(紅線)和垂直分切(藍線)同時大於零,但其數值和持續時間並不長,且台灣降雨也不明顯。雖然最後梅雨開始的時間訂在第28候(5月16日至5月20日)。
至於2025年實際的梅雨季狀況如何,賈新興表示,就持續觀察5月29日之後的狀況,也等整個6月結束後,分析實際的有利梅雨環境指標後,就知道答案了。
※以上言論僅供學術討論之用,氣象預報應以氣象署為準。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