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例近萬 傳染病防治醫療網指揮官張上淳這樣說

新冠疫情攀升,衛福部疾管署預估下月達到高峰,已造成民眾瘋搶快篩。傳染病防治醫療網指揮官、台大醫學院副校長張上淳說,新冠疫情具「一波又一波」特性,只是過去每一波染疫人數增幅不會這麼大,近期是疫情沈寂較長時間後,又再次出現,循往例判斷,疫情預期維持2個月左右,才會逐漸止息。
張上淳今出席台大醫院130年「社區健康促進列車發動,健康知識向下扎根」院慶活動。他表示,疫情波動,主要是因為一部分民眾尚未接種疫苗,加上過去不曾染疫或染疫時間已太久,導致重複感染,疫情再次上漲。預計6月達到高峰後,會慢慢平緩下降,但疫情通常持續2個月左右,建議大家提高警覺,接種JN.1疫苗預防重症。
張上淳表示,面對新冠疫情,雖然多數民眾是輕症,但少部分年紀較大、免疫力不佳者,還是容易出現重症,建議年紀較大、免疫力不佳,未接種最新疫苗者,近期仍要盡快接種,以維護自身安全。尤其同住家人年紀大、免疫不好的民眾,更需要留心防疫,「也許染疫對自己威脅不大,但仍會對周遭親友帶來威脅。」
台大醫院小兒部專任主治醫師黃立民說,全球各地流行病毒株不同,新冠疫情恐要三個月以上才能降溫,台灣目前主流病毒株為NB.1.8.1與香港、大陸相同,但美國則有其他病毒株流行,這與過去全球流行病毒株相近的情況不同,恐會導致一隻病毒流行趨緩,下一隻病毒又來,要在二、三個月內緩和恐有難度,建議民眾提高警覺,接種新冠疫苗。
疾管署指出,雖然新冠病毒感染多為輕症或無症狀,但仍有機會發展為中重症,民眾快篩陽性後,如出現下列重症警示症狀,包括喘或呼吸困難,持續胸痛或胸悶,意識不清,皮膚、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無法進食,喝水或服藥,過去24小時無尿或尿量顯著減少,收縮壓小於90毫米汞柱或無發燒情形下,心跳大於每分鐘100次,應立刻就醫。
台大醫院舉辦「130週年院慶系列活動-社區健康促進列車」。本次活動集結台大醫療體系,由總院、北護分院與癌醫中心分院,設置22個健康主題攤位,預計服務800名以上社區民眾與學生,由台大醫院專業醫療人員走入社區及學校,將健康知識向下扎根。
院方表示,透過免費健康篩檢、疾病預防宣導與衛教互動遊戲,協助民眾提升健康照護意識、強化自我照護能力,並展現臺大醫療體系對社區民眾健康的關懷與投入。健康服務活動區共規畫20大主題,包括眼壓檢查與電腦驗光、兒童發展篩檢、分級醫療知識推廣、大腦認知遊戲、器官捐贈與病人自主權利法衛教、防跌運動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