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男子手麻味覺異常輕忽不就醫 3個月後昏倒竟是腦腫瘤併發癲癇

45歲男子阿宏(化名)日前出現左手麻痛、味覺異常與上腹不適等症狀,雖每次僅短暫發作約10秒自行緩解,卻未加重視,3個月後竟因全身抽搐、失去意識送醫,經檢查確診為腦惡性腫瘤併發癲癇。奇美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朱庭瑩提醒,癲癇不只有抽搐發作,短暫發呆、語塞或感覺異常也可能是癲癇的徵兆,切勿輕忽。
朱庭瑩指出,癲癇是大腦異常放電所引起的症狀,不同腦區放電位置不同,表現也會不同。除了全身抽搐,像是突然失神、言語困難、聞到怪味或感覺異常,都可能是癲癇的一種。成人癲癇常見成因包括腦中風、腦部腫瘤、外傷、中樞神經感染與神經退化疾病等,但約5至7成癲癇病人找不到明確病因。
癲癇診斷不能僅憑一次發作,需透過腦波(EEG)與影像檢查(如CT或MRI)綜合評估。部分患者甚至需長時間錄影腦波監測才能釐清。朱庭瑩提醒,癲癇患者不可任意停藥,規律服藥是預防復發的關鍵,若擅自停藥恐引發癲癇重積狀態,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除了藥物控制外,患者還須留意誘發因素,如睡眠不足、情緒壓力、酒精攝取、感染發燒、閃光刺激等,並應避免單獨泡澡或高風險活動。朱庭瑩也呼籲病人建立服藥提醒機制,維持穩定生活作息。
若目擊癲癇發作,應立即遵守「三不二護」原則,不約束、不碰口、不餵食,並協助保護頭部與呼吸道,記錄發作情形並視情況錄影。若發作超過5分鐘未緩解,應盡速送醫。
朱庭瑩強調,癲癇若及早發現與妥善治療,多數病人可穩定控制、正常生活,民眾一旦出現疑似症狀,應盡早就醫,勿錯過治療黃金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