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療效國際認可 健保署明討論兒童癌症質子治療給付

醫療技術進展,國內各大醫療體系,包括長庚、北醫、台大、榮總體系等,均發展質子治療中心。質子治療比起傳統放射線治療,可減少病人副作用,且根據國際文獻,質子治療用於兒童癌症,治療成效最佳。台灣放射腫瘤醫學會向衛福部健保署提案,將「兒童固體腫瘤」納入健保給付,短期雖會增加財務支出,但預期可大幅減少後遺症帶來的社會成本。對此,健保署持正面支持態度。
台灣放射腫瘤醫學會秘書長李欣倫表示,兒童癌症分血液癌症、固體腫瘤二類,血液癌症如血癌、白血病等,需使用化學治療,固體癌症則可使用質子治療。近5年國際醫學實證已累積共識,認為兒童癌症使用質子治療,安全性最高、傷害性最小,在現有治療技術中,最能夠保存未受腫瘤侵犯的正常組織,「也許10年後會有新的技術,但目前傷害最小的局部治療技術是質子治療。」
李欣倫說,學會提案有二大考量,第一是兒癌較為少見,質子治療納健保不會造成太大財務衝擊,第二是使用質子治療,雖會增加病人治療初期健保財務支出,但後期可減少9成以上後遺症,把時間線拉遠,處理慢性病的健保支出、社會成本都會減少,例如病人可能不需要長期復健,出現生長發育、智力問題需要就醫的情況也會減少,把投資放在前面,節省後遺症造成的醫療成本。
兒童固體腫瘤以中樞神經癌症如腦癌等為最多,其次則是軟組織肉瘤。李欣倫說,全台兒童固體腫瘤人數,每年約一至二百人,應不會造成健保過大負擔,不過,學會立場是完全配合衛福部政策,畢竟資源有限,大家都希望獲得好的照顧。
健保署醫務管理組長劉林義表示,已收到放射腫瘤醫學會聯繫,學會明天將赴健保署說明,會議將由署長石崇良親自主持,討論後署方會提供修正意見,由學會帶回討論後,後續再正式遞交提案。健保署立場支持兒童質子治療納保,但一項新治療科技提出納入健保,依程序必須檢視實證研究成效,並評估成本效益後,再行定奪。
台大癌醫分院放射腫瘤部主任許峯銘表示,質子治療實證最充分的治療領域為兒童癌症,兒童使用放射治療,可延長後續存活及餘命,質子治療與放射治療效果相近,卻能減少副作用,可運用在腦癌、神經母細胞瘤、肉瘤等,使用病人數不是很高,目前署方、立法委員等,都持正面支持態度,不過後續還需討論,納保後如何確保財務健全。
許峯銘表示,質子治療不論硬體建設成本高,不僅設備很貴,所需場地也較大,且為維持設備運轉,需進行專業人員訓練,也需要高昂成本,才能確保治療品質無虞。不過,以英國為例,日前該國已公布指引,認為兒童癌症應優先考慮質子治療為選治療,後續學會需與健保署協調,看如何訂定給付費用,嘉惠病人。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