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葉亭憶失智父自責沒顧好 沈政男:3步驟守住最後防線

藝人林葉亭的父親於今年農曆年節前因失智走失,最後不幸離世,她日前上高點「震震有詞」分享心路歷程。她說,在小年夜終於找到父親時,看到爸爸那一刻撕心裂肺,她還跪在地上跟爸爸說「是女兒沒有把您照顧好,才讓您找不到回家的路。」
林葉亭透過鏡頭向父親表達思念:「父親曾經是我們的支柱,如今他失智,我們只能盡全力陪伴他。照顧失智患者,不是期待他康復,而是要給予溫暖與陪伴。愛是循環的,爸爸曾經說我們很棒,現在輪到我們對他說:爸爸,你很棒。」
面對失智症患者,醫師沈政男於臉書表示,失智走失絕大部分都可尋獲,但極少數就是一走失成千古恨,失智防走失要做,且要做得確實。他說,名人失智父親走失11天,找到時已經身亡。這事情他仔細看了一下,家屬已經請了看護,也買了失智走失手環與追蹤器,為什麼還會走失?
沈政男說,因走失當天,一、看護與家人在大掃除,沒空注意;二、老人家也還沒配戴走失手環;三、老人家可以自行開門走出去,結果釀成憾事。等於三層防護都出了漏洞,才導致走失,此事告訴我們,失智防走失方法除了有做,還要做得確實,不然就會等於沒做。
「防失智走失最難,是什麼?」沈政男指出,當阻止老人家外出,會引發抗拒、生氣,甚至攻擊行為。這時候,不必硬擋,而是陪著出去走一段,再用一些方法讓老人家分心,然後帶回來。務必請看護專心照顧老人家,隨時陪在老人家旁邊,行有餘力,真的沒有安全顧慮,才讓他們做別的事。
另,外籍看護除須幫忙煮飯、洗衣、掃地,自己也要盥洗、進食、休息,這時候就需家屬幫忙,銜接照顧空檔,才不會造成安全問題。比走失更常見的長照安全問題是跌倒,只要一閃失,有可能老人家就永遠站不起來。
該名父親不是第一次,甚至也不是第二次走失了,若能更加小心,或可避免憾事。沈政男表示,失智者走失前會先遊走,也就是在家裡走來走去,更早一步是躁動。躁動、遊走、走失,是三部曲,各有原因,都必須一一處理,才能防止一去不回。
沈政男強調,若要避免失智症患者走失,首先,可以採用定位手環;其次,注意大門有無上鎖,或加裝警示裝置,只要大門被開啟就會發出警示聲音,以避免失智症患者走失,但失智老人家走失,最怕走進無人的地方,自己又沒辦法脫困,否則如是一般社區或馬路,現在民眾的警覺性應都能伸出援手。
沈政男說,台灣一年走失2千多名失智長者,九成七都可找回來,原因在此,但大部分都是24小時之內,走失3天後找回的機會不到5成。極少數造成憾事,大都是因為老人家陷入了無人且無法脫困的境地,因此,要多注意老人家是否陷入了無人,且無法脫困的境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