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調查藝人與中共合作 陸委會:歐陽娜娜是重要對象

嘉義某議員家族冷凍工廠火警 濃煙竄天爆炸聲驚動居民

藝人閃兵連環爆 新北民政局長曝複檢都在北榮?院方最新回應

國定假日「4+1」 人力銀行:企業須重新排班、計算加班及早因應

立法院於5月9日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修正案,確定自2025年起新增四個國定假日。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立法院於5月9日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修正案,確定自2025年起新增四個國定假日。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立法院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修正案,今年起,國定假日新增9月28日教師節、10月25日光復節、12月25日行憲紀念日,以及農曆小年夜,5月1日勞動節全國放假,不再只有勞工適用。104人力銀行14日表示,民生消費產業及早規劃營業及人力因應方案,須重新排班、計算加班費

勞動部統計,2024年台灣每位受僱員工的正常工時及加班工時合計達2,020個小時,在三十九個主要國家中,排名全球第5、亞洲第2,僅次於墨西哥、新加坡、哥斯大黎加、以及智利。立法院最新三讀,2025年起,新增五天國定假日。104人力銀行人力資源處協理江錦樺提出以下四大影響。

第一,迎接第4季假期紅利,企業營銷及人力及早因應。勞工越來越重視工作與生活平衡,「連假必出遊、提早排起來」已成工作之餘的療癒良方。因民生消費產業持續缺工,觀光旅遊、餐飲美食、批發零售等民生消費產業迎接新一波假期商機時,應提早納入人力供給,儘可能多元招募兼職、工讀生、新住民、外籍人士、或中高齡等彈性人力,掌握假期商機。

第二,若製造業和民生消費產業採排班制,當國定假日增加,而企業希望生產線照常運作或趕訂單出貨,或是店頭門市照常營業、甚至調度更多員工服務假日消費潮,就必須重新排班,並計算加班費或提供補休。以2025年10月為例,含中秋節、雙十節已有10個休假日,新增光復節之後,變成11個休假日,雖然排班制員工遇國定假期可和其他日期對調,但仍需休滿休假日天數,如果沒有休滿,就必須額外提供加班費給員工。

第三,當國定假期增加,若員工原有的工作量不減,勢必造成員工負擔加重、或企業必須支付額外的加班費。企業交叉分析專案的重要性與急迫性,重新檢視工作效率和專案的先後順序,避免放假「看得到卻休不到」。企業可優化工作流程,減降不必要的會議或報告,思考部分工作自動化的可能性;盤點員工的工作量,提供專案人力支援減降負擔;協助員工建立高效的工作節奏與工作項目先後排序能力。

第四,因應最近三年的大缺工潮,部分企業以「優於」法定的假勤留才引才,全國新增五天國定假日,優勢假勤相形失色,考驗企業雇主品牌的經營成效,建議企業向員工真誠溝通,也思考配套措施,例彈性工時、混合辦公等,減少員工反彈或信任流失。

加班費 消費

延伸閱讀

國定假日「4+1」恐被收回?黃暐瀚分析柯建銘這番話:不是空穴來風

不再有下一個剴剴 民團:補足人力、落實訪視輔導制度

國定假日立法太倉促、台灣勞工假太多?勞團整理必知6件事

國定假日休法吵什麼?近五日網路好感度揭曉負面爭議

相關新聞

5月就烤番薯!南高屏明高溫36度 周末降雨熱區曝光

氣象署表示,未來一週天氣大致為多雲到晴,午後有局部雷陣雨,其中17、18日水氣較盛,午後降雨範圍較廣,中部以北、宜花地區...

去日本玩「新增一物」不能帶上飛機 官方公告:手提、託運都一樣

日本一直是不少台灣人最愛的旅遊勝地,日本政府為了加強飛安,已規定行動電源、電池和打火機等物品禁止託運,僅能攜帶上機。最近,日本進一步更新了登機危險物品清單,並將無線充電式電捲棒納入管制範圍,若這些電捲棒的鋰電池無法拆卸,「將無法託運,也不允許隨身攜帶」。

3旬男長期腹脹 醫剖腹驚見百顆小腸腫瘤「3點極其少見」

34歲男子因長期腹脹就醫,檢查驚見腸道糾結成團,手術經歷3小時,切出上百顆脂肪瘤性息肉、總重達2.5公斤病變組織。由於病...

個管師是癌友最親密的戰友 「有問必答」解題疑難雜症

確診罹癌的那一刻,不少人腦海一片空白,表現在外的或焦慮、或流淚、或木然,甚至不接受。林口長庚醫院癌症中心乳癌個管師洪雪芝...

新北加碼補助解凍卵3萬 醫師:減緩少子化效果有限

新北市衛生局今公布好孕補助,包括醫療性凍卵補助提高至7萬、新增解凍卵補助3萬及凍精補助8000元。亞東醫院婦產部生殖醫學...

林葉亭憶失智父自責沒顧好 沈政男:3步驟守住最後防線

藝人林葉亭的父親於今年農曆年節前因失智走失,最後不幸離世,她日前上高點「震震有詞」分享心路歷程。她說,在小年夜終於找到父...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