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定假日休法吵什麼?近五日網路好感度揭曉負面爭議

立法院於2025年5月9日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修正案,這項被在野黨稱為「還假於民」的政策,原意欲增加民眾休假天數,卻意外在網路上掀起熱烈討論,短短五日(2025/5/8~2025/5/12)相關網路聲量便衝破63,174筆!《網路溫度計DailyView》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進一步調查發現,近五日「國定假日」的網路好感度趨勢也呈現驚人的負面走向,負面聲量遠遠高於正面聲量,顯示民眾對於此次修正案及其背後潛在的政治因素,正進行著激烈的討論與批判。
究竟這項「還假於民」的美意,為何引發如此強烈的負面反彈呢?《網路溫度計DailyView》將透過數據分析和網友觀點,帶您一同了解背後的網路輿論戰。
新增國定假日三讀通過!國民黨立委強調「還假於民」
2025年5月9日,立法院針對《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進行審議,最終三讀通過修正案。此修正案的主要內容為在原有的11個國定假日中,新增小年夜、孔子誕辰/教師節(9/28)、台灣光復節(10/25)、行憲紀念日(12/25)共四天國定假日,以及將5月1日勞動節擴大為全國放假,總計增加五天假期。
在當日的院會中,此案經三黨黨團協商後決定僅處理紀念日條款,並逐條進行表決,最終以多數票順利通過。草案同時明訂原住民族歲時祭儀的放假日數從一日增加為三日,未來放假與補班的相關規則則授權行政機關處理。人事行政總處原於每年6月30日前公告次年之政府機關辦公日曆表,接下來將依據本次通過的條例重新公告2025年及規劃2026年的辦公日曆表。國民黨立委牛煦庭強調,此「還假於民」的法案是國民黨團年初即定調的優先民生法案,承諾要歸還勞工國定假日,就必須說到做到。
國定假日掀網路負評海嘯!政治陰謀論、生活便利與假日意義引議

在立法院5月9日三讀通過新增國定假日後,網路討論聲量迅速攀升,其中負面聲量尤為顯著。根據《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的調查,5月9日當天負面聲量高達16,905筆,遠超正面聲量的3,437筆;5月10日,負面聲量更進一步攀升至17,101筆,顯示網路輿論對於此項政策的強烈疑慮。
負面聲浪一:政治陰謀論與大罷免連結
有消息傳出,在《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三讀通過後,有罷免團體隨即在內部群組中表達不滿,認為此舉是政黨為了應對當前的罷免危機而倉促推出的政治手段,意圖藉由增加國定假日來討好選民,轉移對罷免案的關注。相關言論包括「大罷免大砍假」、「真的是綁票亂放假」、「張善政大颱風天不放假,現在牛煦庭為了大罷免直接亂放」、「這個三讀一定要傳給大家的老闆看,他們會出來反對到底!為大罷免添柴火」等。
面對這些質疑,國民黨立委牛煦庭則強調,該案早在第一會期就已提出,並經過與勞工團體的溝通和公聽會等程序,絕非為了應對罷免而臨時提出的策略。
負面聲浪二:勞動節全國放假引發網友高度反彈
針對勞動節改為全國放假,許多網友也表達強烈不滿,認為過去勞工在勞動節放假時,仍可利用此專屬假日處理公家機關事務,如今全國放假反而失去此便利性。此外,不少人認為公務人員與勞工的福利制度原本就不同,質疑公務員為何能在勞動節放假,網路上湧現「那個5/1超莫名奇妙,公務員憑什麼」、「本來有一個專屬假日可以出門不用人擠人,可以去辦理平常趕不上下班後辦理的事,現在都沒了」、「51勞動節公務員、老師憑什麼放假?他們是繳勞保嗎?」、「我比較在意學生又不是勞工,憑什麼放勞動節」等負面留言。
儘管如此,仍有部分網友為公務員發聲,提出「公務人員比你低等就是了?那要不要銀行也不能放假?」、「公務員福利到底大家都以為多好啊」、「不要再扯公務員特休了」、「公務員去公家機關辦事情也要請特休啊」、「公務員加班費那麼低,多放幾天假剛好而已」等不同意見。
負面聲浪三:網友不解為何光復、孔誕、行憲節需放假
部分網友也表示支持增加國定假日,但對於本次通過的「孔子誕辰/教師節(9/28)」、「台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10/25)」和「行憲紀念日(12/25)」等節日的意義表示不解,認為這些日子與現代社會的連結較弱,紛紛舉例其他更具當代意義的紀念日作為比較,例如「言論自由日(4/7)」、「婚姻平權紀念日(5/24)」、「原住民族正名紀念日(8/1)」、「性別平等日(11/30)」等。民進黨立委林宜瑾也在5月9日發文砲轟新增國定假日是「糖衣毒藥」,並強調「光復是我們台灣人再度被殖民、再一次受殺戮與掃蕩」,憤怒表示不應慶祝光復節。
對此,網友也出現「贊成增加國定假日,但藍白通過的這兩個放假意義在哪」、「與其增加國定假日,還不如好好改善特休制度跟天數」、「9月28孔子誕辰是要休什麼東西」、「用國家的名義定孔子誕辰紀念日放假實在不妥」、「金門古寧頭大捷比較誇張吧,那八二三怎麼不放」等質疑聲浪;但也有反對意見提出「老實說那些民團的假才是大家大多數不想放的」、「那民進黨幹嘛自己撤案呢」、「喜歡上班自己上」、「怎樣我們想放行憲紀念日不行喔」等看法。
正面聲浪:勞工期待更多休息與收入
5月9日當天,仍有部分正面聲浪浮現,國民黨立法委員傅崐萁發文祝賀「全國放假4+1紀念日條例通過」,並表示增加的國定假日能讓勞工擁有更多休息時間,有助於降低過勞、促進家庭時光;若選擇在假日出勤,勞工也能獲得雙倍工資。許多網友也對此表示肯定,留言如「太好了,還假於民」、「放假爽啦」、「放假不再是奢望,謝謝優秀立委們還假於民」、「突然多5天休假,好爽」、「反對的可以自願上班啊」等。
國定假日修法罵聲不斷 未來發展仍待觀察
立法院通過新增國定假日的政策,在網路上掀起了一場激烈的輿論風暴。除了針對新增假日的實質意義和政治操作的爭議外,民進黨立委郭昱晴在臉書發文表示「紀念不等於放假,放假也不一定要綁紀念日」,更稱「也擔心假放多了,萬一被Al取代」,此番言論一出,立即引發網友強烈反彈。儘管郭昱晴5月10日再發文澄清「我不是反對放假,也不是不尊重勞工或紀念日的價值」,但仍難以平息眾怒。
截至5月12日,「國定假日」話題的網路負面聲量持續高於正面,反映出民眾對於這項「還假於民」措施,以及其背後可能存在的政治考量,抱持著高度的疑慮與不同的意見。這項政策的立意或許是為了提升民眾福祉,但在實際執行上,如何回應各方不同的聲音,以及對社會、經濟可能產生的影響,仍有待持續的關注與觀察。
分析說明
分析區間:本文分析時間範圍為2025年05月08日至2025年05月12日。
資料來源: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
研究方法: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語意分析之工具資料蒐集範圍:每月處理15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數據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Threads、TikTok、Instagram、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針對討論『國定假日』相關文本進行分析,調查「網路聲量」(註1)、「網路好感度」(註2)作為本分析依據。
*註1 網路聲量: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計算社群討論及新聞報導提及的文章則數,聲量越高代表討論越熱,能見度越高。
*註2 網路好感度:網路好感度: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利用語意分析對每篇主題文章進行正面、負面、中立的情緒判讀,並計算正面、負面、中立聲量與總聲量之比率。
看更多網路溫度計文章
白沙屯媽祖進香聲量飆破43萬筆 首進南投感動信眾 關鍵字揭熱門話題
懶人包/罷免立委最新進展一文了解!27位遭罷立委案二階送件
UNIQLO氣氛適合排便?2歲女童在展示櫃後方解放!父稱讚引網友砲轟
懶人包/防剴剴案悲劇!政院拍板《兒托法》草案 監視影像需備份、托育機構資訊透明
最新立委網路聲量TOP 5揭曉!他聲量最高但負面聲量也高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