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擬砍處方藥價 IRPMA憂:新藥輸台「去優先化」現象

美國總統川普預計將簽署行政命令,將大幅降低美國處方藥和藥品價格達30%至80%。開發性製藥研究協會(IRPMA)表示,川普藥價新制將讓藥廠獲利下降,若藥廠考量藥價,未來將影響新藥輸台「去優先化」,如重大傷病及癌症新藥可能延後,甚至不在台上市。
對於川普新藥價政策的影響,衛福部健保署表示,詳細政策內容尚不清楚,無法評估,但會密切關注。
IRPMA理事長胡耀中說,美國藥品市場龐大,以全球前十大藥廠來說,每家藥廠於美國市場占比高達45%至50%,川普宣布降低處方藥等藥價,一方面藥品可近性或許提高,讓更多患者用藥,但藥廠獲利勢必下降;藥品市場往下盪時,不同藥廠有不同因應措施,恐減少新藥開發投資或縮編人力。
IRPMA秘書長陳全文則說,美國藥品市場約占全球3成,藥價全世界最高,川普藥價政策也是參考先進國家藥價,再訂出降價幅度,如此做法類似國內健保藥品核價時,參考十大先進國家最低價,若未來台灣藥價過低,可能拉低巷全球藥價,藥廠恐不願讓台灣的低藥價作為美國砍價參考依據,影響美國藥價。
因此,若藥廠考量藥價,未來將影響新藥輸台的優先順序。陳全文說,這就是「去優先化」,因新藥若不提高藥價,藥廠可能延後,甚至不在台上市,重大傷病及癌症用藥影響最多,不是台灣面臨衝擊,只要是藥價低的國家都有可能受到影響。
陳全文指出,新藥延後在台灣上市,過去也曾發生,如藥廠同一款新藥會先在日本上市,台灣才接續上市,目的就是擔心健保較低核價會影響日本藥價,如此情形於川普藥價新制上路後,可能會更為明顯。
政府如何面對美國藥價新措施?陳全文說,政府目前重視藥品供應鏈韌性,但焦點多放在國藥國用,其實進口藥也需要加強韌性,因進口藥涉及專利、智慧財產權、製藥技術等,無法在台生產,政府應與IRPMA研議,提供跨國藥廠所需的韌性配套措施,避免民眾用藥不中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