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健身俱樂部/挑戰免費運動觀念 長輩難埋單

衛福部國健署撒幣廣設銀髮健身俱樂部,但各據點苦撐居多,入不敷出只能縮減人力,也有靠送贈品招攬長者,直言長輩「付費運動觀念」難推廣,補助一停將陷入困境。專家建議「健身抗老」要有多元作法,不如趁此機會引入市場機制。
據統計,銀髮健身俱樂部開辦四年總服務人數八萬四四二八人、使用人次四十三萬,換算平均每人使用次數僅五次,與政策初衷延緩長者失能、打造健康老化生活的理想相去甚遠。
雲林科技大學二○二一年底就爭取此經費成立智慧樂齡健康促進中心,主打結合智能科技及專業教練協助,偶爾加開團體課程,每人每月會費五百元,最多時會員數近五十人,但每月收入不到二萬元,「連付運動指導員的薪資都不夠」。
「長者付費運動觀念仍不普及。」雲科大休閒運動研究所長蘇維杉說,樂齡健康中心要雇教練,加上外部如國民運動中心公益時段等競爭多,在無法達到商業規模的情況下,中心會員衰減僅剩約廿名,若無學校資源挹注,難永續經營。
雲林縣口湖鄉老人福利協進會設立的銀髮健身俱樂部,結合社區日照關懷據點,剛開始以免會費、送衛生紙、米、餐盒等,鼓勵長者使用,但今年無中央補助,已無法再雇人力,設備故障也無法維修。協進會總幹事吳國良說,有會員甚至說「如果要收錢就不來了」。
雲林縣斗六市上好藥局在社區據點開設銀髮俱樂部,月費一千八百元,有十七名會員。負責人許仁厚說,會員多是長期領處方籤的患者,但租金每月要六萬元,兩名指導員月薪八萬元,加上水電等費用,至少要二百名會員才能收支平衡,政府不能三年一到就撒手,「要幫我活下去,我才能幫助其他人」。
自立支援照顧專業發展協會名譽理事長林金立說,與其讓體質不佳的銀髮健身俱樂部只靠補助維持營運,不如趁此機會引入市場機制,與專業健身房合作,藉其專業銀髮課程與教練,提升服務質量,也可參考日本經驗,補助長者、偏鄉經濟弱勢到合格健身房運動,建立永續經營模式。
雲科大休閒運動研究所教授鍾志強說,銀髮健身俱樂部立意很好,尤其偏鄉沒有民營健身房,補助期滿後,可篩選能持續營運的據點重點支持,也可比照居家服務模式,補助長者部分使用費,讓長者覺得有用就賺到,增加吸引力。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