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白沙屯媽突轉進鎮公所決定過夜 通霄鎮長、廟方人員全傻眼

演哪齣?印巴互射一輪飛彈 彼此突喊話「收手讓情勢降溫」

沈伯洋「我們提的假日被拒」遭打臉 綠委提案竟全撤了

鋒面強對流發展旺 北部密集閃電 明天降雨熱區轉中南部

今明兩天受到鋒面影響,各地天氣不穩定,容易有陣雨或雷雨發生,並且可能有大雨或局部豪雨發生機率。本報資料照片
今明兩天受到鋒面影響,各地天氣不穩定,容易有陣雨或雷雨發生,並且可能有大雨或局部豪雨發生機率。本報資料照片

今明兩天受到鋒面影響,各地天氣不穩定,中央氣象署預報員李名翔表示,容易有陣雨或雷雨發生,並且可能有大雨或局部豪雨發生機率。鋒面影響期間,當中可能會有中小尺度強對流發展,並且伴隨強降雨、雷擊、強陣風等劇烈天氣現象。

李名翔表示,到了下周一鋒面移動到巴士海峽,南台灣水氣還是偏多,其他地區從短暫雨轉成多雲天氣。下周二水氣更進一步減少,各地天氣比較穩定,大致上多雲到晴天氣為主。

目前鋒面來到台灣北部,李名翔表示,鋒面上面有比較強的對流發展。從早上開始北部、中南部陸陸續續有對流發展,並且往陸地移動,北部降雨比較明顯,也有觀測到密集的閃電;中南部目前斷斷續續的陣雨為主。整個西半部地區留意短延時強降雨的發生。

今天北部和南部早上都有明顯雨勢發生,李名翔表示,尤其北部地區多處觀測到時雨量大於40毫米以上,也就是達到短延時大雨的標準。南部地區則在嘉義也有觀測到時雨量大於40毫米以上,氣象署已經針對整個西半部地區和宜蘭發布大雨特報,其中在桃園、新竹、嘉義發布豪雨特報。

降雨趨勢,李名翔表示,明天隨著鋒面往南移動,雨勢比較明顯的地方在中南部和東南部地區,各地留意局部大雨,中南部和東南部、其他山區也可能有局部豪雨發生。下周一鋒面移動到巴士海峽,南台灣偶爾還是有陣雨或雷雨,其他地區慢慢從短暫雨轉成多雲的天氣。

李名翔表示,下周二、下周三水氣更進一步減少,各地恢復多雲到晴的天氣。不過,在中午過後,山區可能有比較零星的短暫陣雨。

另外,李名翔表示,下周三在東南部、恆春半島可能會有局部短暫陣雨。下周四、下周五環境風場偏東南風,迎風面的東南部和恆春半島可能會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多雲到晴為主,中午過後山區降雨有機會擴展到平地。

溫度趨勢,李名翔表示,今明兩天受到降雨影響,加上東北風增強,今天整體氣溫比昨天還要下降,中部以北、東部高溫降到25、26度左右,入夜之後氣溫更進一步下降,北部低溫可能降到20度以下,中部到東部低溫20至22度。明天白天比今天更下降一些,預計在北部和中部、東部高溫22度左右,南部高溫降到26至28度,明天整天感受偏涼。

李名翔表示,下周一隨著降雨開始趨緩,溫度會明顯回升。下周二西半部高溫有機會回升到28至30度,後期恢復到偏暖、悶熱的天氣型態。

溫度趨勢。圖/中央氣象署提供
溫度趨勢。圖/中央氣象署提供
降雨趨勢。圖/中央氣象署提供
降雨趨勢。圖/中央氣象署提供
降雨趨勢。圖/中央氣象署提供
降雨趨勢。圖/中央氣象署提供

鋒面 高溫

延伸閱讀

北部雷聲隆隆、高雄沿海有閃電 鄭明典:鋒面+地形影響

強對流發展伴隨明顯閃電 北市府:全區發布大雨特報

7縣市大雨特報 大雷雨轟北北桃 雙溪山區暴雨國家級警報響

雷雨帶正進入台南及北高雄 留意瞬間大雨雷擊及強風

相關新聞

2025「新增3國定假日」!下半年最新請假攻略一次看

立法院9日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修正案,新增「4+1」天國定假日,包括9月28日教師節、10月25日光復節、12月25日行憲紀念日和農曆小年夜,5月1日勞動節則改為全國放假。對此,《聯合新聞網》也整理出最新請假攻略,供民眾參考。

影/火流星劃過夜空長達5秒 屏東星空大使驚奇:許願綽綽有餘了

昨天晚上11點47分一顆火流星劃過天際,高雄、屏東、台東許多民眾都親眼見證,也有許多監視器、行車記錄器拍到影片。屏東星空...

彭啓明2.3%說被質疑 蘇俊賓:電廠與玉山平均有意義?

環境部長彭啓明日前接受廣播節目專訪,提到火力發電對空氣品質影響不大,並指燃煤轉燃氣可顯著改善空汙,國人不用太擔心;桃園副...

雨彈凶猛 豪雨特報範圍擴大 彰化、桃園、台中淹水警戒

鋒面影響,易有短延時強降雨,中央氣象署發布豪雨特報,桃園市、新竹縣、台中市、彰化縣、嘉義縣地區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

鋒面強對流發展旺 北部密集閃電 明天降雨熱區轉中南部

今明兩天受到鋒面影響,各地天氣不穩定,中央氣象署預報員李名翔表示,容易有陣雨或雷雨發生,並且可能有大雨或局部豪雨發生機率...

雙溪水壩上游豪大雨 10點半起調節性放水

北市府上午指出,氣象署發布天氣警特報,上午7時40分針對台北市北投區發布大雷雨即時訊息。7時45分針對台北市全區發布大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