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文教攜手當代藝博會 展出台澳女性藝術家作品

「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優選藝術家蕭珮宜作品《寶藏船 II》反思災難下的生命轉機。圖/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提供
「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優選藝術家蕭珮宜作品《寶藏船 II》反思災難下的生命轉機。圖/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提供

2025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今起一連三天於南港展覽館登場,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再度受邀為「文化夥伴」,展出台、澳三位女性藝術家—吳逸寒、蕭珮宜、瑞貝卡‧包爾曼(Rebecca Baumann)的作品。其中兩位台灣藝術家皆為「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優選得主,展現青壯世代的創作能量。

適逢母親節,本次展覽以「她們的當代視角」為題。作品難得在台灣公開亮向的澳洲藝術家瑞貝卡‧包爾曼,由中信文教基金會向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借展,其動力裝置《自動旋轉的世界》作品,由81組翻頁時鐘組成,以色卡取代數字卡,翻轉的繽紛色彩宛如萬花筒,象徵時間與情感的流動,吸引許多觀眾駐足。

長期關注女性議題的吳逸寒,以《聖母與妓女》作品探討性別框架,希望觀眾能自在地感受與詮釋,不被侷限於單一視角。蕭珮宜的《寶藏船II》則以貼箔、版畫與繪畫探索生存意義,藍白帆布猶如海浪,堆滿廢棄物的船上,卻又透出一股生命力。

「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自2021年舉辦,已有9件得獎作品由中信文教基金會典藏,長期展示於園區的辦公空間和公共區域,讓員工、訪客得以親近當代繪畫。展覽期間,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也邀請多國藝術產業人士走入中國信託金融園區,深入認識台灣當代藝術的多元樣貌。

藝術家羅智信「用蝸牛畫蝸牛」作品陳列於醒目的長廊空間。他以自己的經驗,鼓勵年輕創作者勇於參賽,他指出,雖然叫做「繪畫獎」,但「繪畫」的空間超乎想像,參賽者可以多多思考繪畫的本質跟突破,不需被傳統的媒材或技法框架,當代就是要創造自己的觀點。

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徵件自6月1日至7月31日17時截止。首獎獎金80萬元,優選3名各40萬元,總獎金新台幣200萬元。首獎及優選作品由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典藏,與入選作品一同於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展出。更多「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徵件」資訊請見官網與臉書專頁:https://www.ctbcculture.org/w/CTBCpaintingprize/Index。

台北當代「嬌」點!中信文教基金會展出台、澳女性藝術家當代視角。圖/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提供
台北當代「嬌」點!中信文教基金會展出台、澳女性藝術家當代視角。圖/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提供
澳洲藝術家瑞貝卡‧包曼《自動旋轉的世界》色彩繽紛,吸引觀眾駐足。圖/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提供
澳洲藝術家瑞貝卡‧包曼《自動旋轉的世界》色彩繽紛,吸引觀眾駐足。圖/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提供
「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優選藝術家吳逸寒作品《聖母與妓女》探討性別框架。圖/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提供
「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優選藝術家吳逸寒作品《聖母與妓女》探討性別框架。圖/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提供

信託 藝術家 蝸牛

延伸閱讀

中信證營業員吸金爆案外案 余正煌疑涉非法查個資

高球/總獎金5000萬日圓 中信女子公開賽15日開打

市場翻身戰?蘋果AI傳將隨iOS 18.6在大陸上線 阿里、百度技術支持

繪畫名家與陶瓷的美麗相遇 鶯歌陶博館開展美術風景

相關新聞

六都施政大體檢道安篇/台北市拚人本交通 事故死亡數未減 高齡者成重點

台北市長蔣萬安上任後祭出「人本交通」,交通受傷事故下降,死亡人數卻未減。交通局指出,高齡者安全是防治重點,並持續擴大行人...

橘世代/成年後親子關係【子女篇】設計活動 與年邁父母同樂

「我們這一輩,跟孩子講話都小心翼翼,提醒自己要平等、要討論,深怕破壞親子關係;但是轉頭面對老父母,卻好像拿到了可以肆意訓...

中信文教攜當代藝博 展「她的視界」

二○二五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昨起一連三天於南港展覽館登場,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再度受邀為「文化夥伴」,展出台、澳三位女性藝術...

綠花椰菜的「防癌精華」別丟掉!醫傳授三吃法不浪費

綠花椰菜被視為十字花科的抗癌優等生,但您知道嗎,綠花椰菜的抗癌精華, 「竟在廚餘桶中的葉與梗」。

任天堂Switch 2台北體驗會7/5登場!抽選制、超詳細2組別報名規則一次看

任天堂(Nintendo)Switch 2全球體驗會終於輪到台灣啦!將在2025年7月5日至7月6日於台北圓山花博爭豔館(花博)舉辦,讓粉絲或仍猶豫是否購買Switch 2的民眾可試玩一番,不過一樣採抽選制、並非人人有獎,聯合新聞網《科技玩家》製懶人包帶你看Switch 2全球體驗會台北場的「抽選資格」和抽選資格。

大雨提高致災風險 舊蘇花和仁至和中段預警封閉

蘇花路廊今天下起大雨,考量入夜後雨勢加劇,致災風險提高,公路局宣布台9丁線和中至和仁路段,晚間實施預警性道路封閉,車輛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