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更危險!衛福部5月起補助2次產後健康照護服務

「很多人都以為生產比較危險,其實產後更危險」,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建霈說,台灣有世界最多的14次產檢檢查,衛福部本月起補助2次產後健康照護服務,希望補足產後的部分,包括哺餵母乳過程中的壓力、產後憂鬱的覺察、家庭支持系統的完整性等,藉由完善的產後照護,讓新手媽媽願意再生下一胎,有助解決少子化。
國健署今舉行「產後健康照護服務方案5/1上路,用心呵護孕產健康 」記者會,黃建霈說,近年常見高齡、高風險妊娠產婦,美國婦產科醫學會統計,與懷孕相關的死亡案例中,過半發生在產後10天內,且其中7成可預防,很多人都以為生產較危險,但產後風險更高,希望帶入產後照護觀念,保護好願意生小孩的媽媽。
國健署婦幼健康組長林宇旋說,除了現有14次產前檢查,再加碼提供2次產後健康照護服務,分別在產後1個月內(建議於產後1至2周),及產後3個月內(建議於產後6至8周),包括生理量測、疾病與身體機能評估和產後生活型態及生育諮詢。
台灣有14次的產前檢查,黃建霈說,這是全世界最多,希望產後檢查也納入,過去較常見檢查傷口,但這樣不夠,應該主動給予關心,包括餵母乳遇到的問題、睡眠問題等,可能會導致產後憂鬱,如果忽略產後風險,等於放棄照顧願意生小孩的媽媽,這是不應該的。
今年5月1日起,政府公費補助產後健康照護服務,將現有預防保健的產前健康照護延伸至產後,由醫師或助產人員為媽媽提供生理量測、疾病與身體機能評估、產後生活型態及生育的諮詢等。黃建霈說,這就像是將產後3個月視為懷孕的延伸,從傳統「做月子」進化為更全面的健康管理、類似第4孕期的概念。
台灣周產期醫學會理事長施景中表示,產科醫師從產前就關注孕婦,知道慢性病史與懷孕過程中可能出現妊娠糖尿病等,不是生完就不管,現在常規產後照顧到產後6周,「但是產後憂鬱可能更早就出現了」,如果沒有早期介入,就可能發生無可挽回的悲劇。
另外,施景中表示,很多有先天疾病的胎兒,在院內照顧良好,出院後因為父母無力照顧,甚至出現兒虐狀況,因此,及的介入關懷、適的諮詢跟轉介,非常重要。
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迎接新生命的誕生有喜悅也有壓力,大人們有時會把專注力完全放在寶寶身上,忽略了新手媽媽本身的需要,但剛經歷了懷孕與生產的婦女也需要被用心的照顧,充分的休息、家人的支持,以及專業醫療團隊的健康照護與諮詢,共同守護母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