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抗藥性細菌高達3成 台大醫院國家級防治中心今啟動

為加強防治抗生素抗藥性問題,行政院提出抗生素抗藥性管理5年行動計畫,衛福部次長周志浩說,以落實計畫中的抗生素抗藥性衛教、輔導、評估等,衛福部正式委託台大醫院於今天正式成立國家級「抗生素抗藥性防治中心」,往後將針對各醫院抗生素抗藥性現況展開調查,並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共同檢視抗生素抗藥性問題,以降低國人身體危害。
世界衛生組織(WHO)2009年起,每年5月5日定為世界手部衛生日,今年主題為「It might be gloves. It’s always hand hygiene.」,強調穿戴手套已不足提供完整有效防護,正確手部清潔與衛生才是防止感染的關鍵。台大醫院響應世界手部衛生日,今天舉辦「手住抗藥新戰役」宣導活動。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說,對抗細菌是無硝煙的戰爭,抗生素就像飛彈,打出去有必須有作用,除了抗生素,我們還有免疫系統,不要讓敵人進來,才是善戰者,唯有透過洗手將微生物與細菌阻絕,不只是保護自己更是保護別人,最重要的要變成一種習慣,不讓敵人進入身體,預防勝於治療。
吳明賢說,許多感染情形都是透過手部傳染,特別在醫院服務的醫事人員保持手部衛生最為重要,醫院推廣洗手五時機,包括,接觸病人前、接觸病人後、接觸病人周遭環境後、執行無菌手術前及暴露感染風險後。至於,一般人民眾最重要的洗手時機是在吃飯前,一定要洗手。
「如果沒有做好手部清潔,就容易遭到病菌感染。」吳明賢說,如日前很多人感染諾羅病毒,就是因為沒有落實洗手,又接觸鼻子、吃東西所致,雖然新冠疫情流行期間,大家都記得戴口罩,但如果沒有洗手,當脫下口罩吃東西,還是有感染病毒的機會。因此,醫事人員、民眾都應做好洗手。
吳明賢說,遭到細菌感染時,抗生素是搶救生命的藥物,但是微生物演化速度快,如果沒有好好用藥,十分容易形成抗藥性,因此,醫師在使用抗生素方面需相當注意。另,民眾如果四處就醫,有如逛市場,也會把不同的細菌帶到不同的地方,恐增加醫院抗藥性問題。
台大醫院感染管制中心王振泰說,以抗生素萬古黴素的抗藥性比例,以全院來說大概約是50%,以平均來說,全醫院細菌約有30%對抗生素都有抗藥性。
目前新冠疫情已有上升趨勢,對於未來的疫情,吳明賢說,新冠病毒不會消失,現在就是密切監控,而對個人來說,應養成好的衛生習慣,提升免疫力。吳明賢舉個人習慣來說,平時吃飯前都會洗手,或是感覺手不乾淨時,也會洗手,並已成為生活習慣的一部分,另就是,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運動及維持好心情,提升免疫力,避免病菌感染。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