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開放全齡日本牛 食藥署:未有確定上路時程表

近日首批澳洲「萊豬」風波引發各界擔憂,「日本牛肉及其產品之進口規定」草案也受到關注,食藥署於3月4日預告開放日本全齡牛肉進口,修正草案預告60天,於5月5日期滿。食藥署署長姜至剛表示,未來不再限定僅30月齡以下的牛肉產品,不過正式上路時間沒有時程表,將視各界意見滾動式討論。
姜至剛指出,修正草案預告期間一共收到3則民眾意見、1則消基會回覆,食藥署將會彙整意見後,進一步召開會議評估。至於何時正式上路?他說,「沒有預設立場也沒有時程表」,但是會以最嚴格的標準維護國人食品安全。
日本於2001年發生第一例感染狂牛症案例,被列為「牛海綿狀腦病」(BSE)疫區;2009年後,就再也沒有案例出現。至2013年5月,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就將日本列為狂牛症「可忽略風險國家」。姜至剛說,食藥署經過風險評估後,才決定預告開放,除了符合國際精神,也考量國人的攝食風險。
他以科學數字說明,以風險最高的帶骨牛肉為例,消費者即使每天食用,終生風險中位數為6.49乘以10的負九次方。正確換算之後,相當於每1億5千萬人當中,才會有1人暴露於罹患新型庫賈氏症的風險。而日本經歷狂牛症事件後,對於每隻屠宰的牛隻都依嚴格規定需要取出組織進行檢驗,風險控管極佳。
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表示,在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的三級風險等級中,美國、加拿大、日本的狂牛症風險被歸類於風險可忽略的最安全等級。日本早在2019年即申請要開放全齡牛,食藥署採被動審查,經書面審查、派人實地查核、專家會議,各方確認食用風險,才做出修正草案預告。
「日本牛肉及其產品之進口規定」修正草案預告今天到期,食藥署食品組組長劉芳銘說,迄今「眾開講」平台上只有3位民眾留言,表達對日本牛有些疑慮;另外,消基會反應,認為報告沒有在網站上公布。他強調,各界意見將會進行綜合整理,再進一步評估以及後續的行政作業流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