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誰都能賣中藥」 藥師上凱道抗議:撤回解釋令

針對衛福部今年3月18日發布的「衛部中字第1141860113號解釋令」,藥界嚴正抗議表達訴求,今天號召5000名藥師上凱道抗議,強烈要求撤回解釋令。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說,不容許專業踐踏,若政府再不善意回應對藥事法103條解釋令的訴求,不排除每周到衛福部抗議。
黃金舜表示,政府未經任何溝通,強行發布「衛部中字第1141860113號解釋令」,其中,核釋藥事法第103條第2項後段「領有經營中藥證明文件之中藥從業人員,並修習中藥課程達適當標準,得繼續經營中藥販賣業務」規定,是為了放寬「經營中藥販賣業務」。
黃金舜說,「藥事法」103條原是落日條款,結果卻被行政命令擅自延長,新增解釋令違反母法,「這我們不能接受。」他強調,這項規定可讓不具藥事人員資格者得以進入中藥相關產業,不僅違反條文本文及立法意旨,也侵蝕專業,對通過國家考試的藥師極度不公。
黃金舜說,這項解釋令,新增中藥或生藥相關學系畢業生,修完中藥核心課程35學分,於中藥販賣業藥商實務歷練一年以上,就能領取經營中藥事實證明書,申請登記為中藥販賣業藥商,「太不合理了吧」,不管修幾個學分,應該以「藥師國考」為標準,否則專業能力堪慮,如何為民眾用藥安全把關?
黃金舜說,衛福部長邱泰源上任後,把「落日條款變日出條款」,引起藥師的反彈,且多次要求溝通未果。「邱泰源部長與蘇奕彰司長公然違法,是最無能的搞怪兩兄弟,應該下台負責。」他疾呼,衛福部應撤回中藥解釋令,尊重既有法律與立法初衷,並維持「落日條款」精神。
藥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黃彥儒說,中藥行不只靠家傳,藥師與藥劑生投入中藥販賣業的比例持續上升,藥師駐店管理的家數,這20年來,從421家成長到1279家,數字變化顯示出愈來愈多專業藥事人員投身中藥領域,補足人力也強化中藥販售的安全與品質。
黃彥儒說,中藥販售環境應該朝專業化邁進,不能只走「家傳經營、憑經驗販售」的老路,要建立在制度、專業與責任,這樣才是對消費者負責,也是保障整體中藥產業的永續發展。
中藥商後代江振聿表示,即使家傳祖業四代,在選擇繼承家業時,仍念了藥學系精進各種藥學知識。「我認為只有修學分、實作一年就有資格領取經營中藥事實證明書,這太不合理了。」他強調,中藥雖然天然,但並非完全無害,且活性成分複雜,若中西藥合併使用,可能會引起交互作用。
「我是被中藥長大的孩子。」江振聿說,兒時看祖父、父親傳承中藥,深知各家中藥行有其獨特「秘方」,專業應該凌駕於「產業保護」之上。他提到,雖出身中藥商世家,卻堅決反對繞過「藥師」國考制度,政府需正視中藥產業的轉型,讓中藥文化在專業與傳統間找到平衡。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