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桃園楊梅一氧化碳中毒4死…身分曝光 2男是失聯移工、1女來台留學

方濟各才辭世…川普曬教宗服AI照挨轟!副手范斯急護航「玩笑而已」

死龜活尾溜…龜山島擺尾畫面曝 颱風後「斷尾」自動長回來

從401高地拍到龜山島向左「擺尾」。圖/劉厚漢老師提供
從401高地拍到龜山島向左「擺尾」。圖/劉厚漢老師提供

宜蘭龜山島像是海中悠遊的巨龜,一條長達1公里「龜尾」礫石灘,隨著潮汐沖刷尾巴會左右擺動,稱之「靈龜擺尾」,但很少人看過,當地導覽老師劉厚漢曾經從山上清楚拍下擺尾畫面,而去年底龜山島遭受開放以來最強颱風侵襲,龜尾「斷尾」只剩300公尺,最近癒合神奇的自動長回來了。

龜山島大自然奇幻景象變化莫測,「龜山八景」最奇特有趣的莫過於龜尾會左右擺動,而且此一景象並不容易看到,除非是攀爬到401高地,而且剛好抓準擺尾的時機,才能捕捉到畫面。

宜蘭觀光大使劉厚漢老師說,龜山島尾巴有一道渾然天成的礫石灘,長達1公里幾乎都是圓滑的鵝卵石,經年累月受海潮研磨的龜卵石奇觀,受到冬天東北季風與夏天又南風的影響,大量礫沙石隨潮汐消長南北位移,每年左右擺動各一次,故名「神龜擺尾」,在地人稱之為「死龜活尾溜」,形容龜尾的活靈活現。

如果風浪太大,龜山島會「斷尾」變成前後兩截,但近年來最嚴重的一次是去年底康芮颱風來襲,整座島上設施遭強風巨浪摧毀,重達40公噸的消波塊被大浪推到岸上、淹水高度200公分、普陀巖廟宇神尊漂浮起來,是龜山島開放觀光24年來遭颱風侵襲最嚴重的一次。

龜山島駐警隊長許源豊表示,所幸當時島上人員趕緊逃避躲過,無人傷亡,但龜尾整個斷掉,只剩短短的300公尺,花了3000萬元整建設施後,今年3月1日龜山島恢復對外開放登島,龜尾之後也慢慢癒合,現在長回來大約5、600公尺。

龜山島的尾巴去年底歷經颱風摧殘「斷尾」,最近慢慢長回來。記者戴永華/攝影
龜山島的尾巴去年底歷經颱風摧殘「斷尾」,最近慢慢長回來。記者戴永華/攝影
從401高地拍到龜山島向左「擺尾」。圖/劉厚漢老師提供
從401高地拍到龜山島向左「擺尾」。圖/劉厚漢老師提供
去年底龜山島遭受開放登島24年來,最嚴重的颱風侵襲,導致龜山島「斷尾」只剩下300公尺。圖/翻攝自龜山島監視器
去年底龜山島遭受開放登島24年來,最嚴重的颱風侵襲,導致龜山島「斷尾」只剩下300公尺。圖/翻攝自龜山島監視器
龜山島的尾巴去年底歷經颱風摧殘「斷尾」,最近慢慢長回來。記者戴永華/攝影
龜山島的尾巴去年底歷經颱風摧殘「斷尾」,最近慢慢長回來。記者戴永華/攝影
龜山島的「龜尾」會因為風浪及潮汐影響,斷成兩截。圖/劉厚漢老師提供
龜山島的「龜尾」會因為風浪及潮汐影響,斷成兩截。圖/劉厚漢老師提供
龜山島的尾巴有一條長長的「龜尾」,會隨潮汐巨浪左右擺動。圖/東北角風景區管理處提供
龜山島的尾巴有一條長長的「龜尾」,會隨潮汐巨浪左右擺動。圖/東北角風景區管理處提供

宜蘭 康芮颱風 龜山島

延伸閱讀

台東百年夫妻樹枯枝向天「名存實亡」 村長:不會除名

周日首波梅雨鋒面來襲 下周二再變天「雷雨連3天狂炸」

北台灣水氣略增 颱風論壇:中午到傍晚零星飄雨或小雨

今年首颱有譜?鄭明典分析颱風生成機率

相關新聞

未來一週2波鋒面晴雨交替 台東5日留意焚風

氣象署今天表示,未來一週2波鋒面、晴雨交替,首波明晚接近,6、7日影響,第2波9日接近,10、11日影響,各地局部短暫陣...

不滿「誰都能賣中藥」 藥師上凱道抗議:撤回解釋令

針對衛福部今年3月18日發布的「衛部中字第1141860113號解釋令」,藥界嚴正抗議表達訴求,今天號召5000名藥師上...

花蓮秀林鄉下午4:19發生規模3.1地震 2縣市有感

中央氣象署發布小區域有感地震報告,花蓮今下午4時19分發生規模3.1地震,震央位於花蓮縣秀林鄉,地震深度17.9公里,屬...

首批「萊豬」輸台恐引一波食安風暴? 食藥署最新說明

根據衛福部食藥署「豬肉儀表板」顯示,4月29日有一批從澳洲進口的22.99公噸豬其他可食部位,被檢出還有0.001PPM...

「萊豬」對健康危害大? 毒物專家:全面清楚標示產地

4月29日一批22.99公噸自澳洲進口的豬其他可食部位,檢出0.001PPM萊克多巴胺,這也是台灣開放萊豬進口後,首批含...

全台7省道首設「雙色溫」路燈 交通部下半年擬擴大辦理

為降低行人死亡,交通部今年祭出改善道安三支箭,其中包含改善路口照明,以「路段黃光、路口白光」為更換原則,選定全台7處行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