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龜活尾溜…龜山島擺尾畫面曝 颱風後「斷尾」自動長回來

宜蘭龜山島像是海中悠遊的巨龜,一條長達1公里「龜尾」礫石灘,隨著潮汐沖刷尾巴會左右擺動,稱之「靈龜擺尾」,但很少人看過,當地導覽老師劉厚漢曾經從山上清楚拍下擺尾畫面,而去年底龜山島遭受開放以來最強颱風侵襲,龜尾「斷尾」只剩300公尺,最近癒合神奇的自動長回來了。
龜山島大自然奇幻景象變化莫測,「龜山八景」最奇特有趣的莫過於龜尾會左右擺動,而且此一景象並不容易看到,除非是攀爬到401高地,而且剛好抓準擺尾的時機,才能捕捉到畫面。
宜蘭觀光大使劉厚漢老師說,龜山島尾巴有一道渾然天成的礫石灘,長達1公里幾乎都是圓滑的鵝卵石,經年累月受海潮研磨的龜卵石奇觀,受到冬天東北季風與夏天又南風的影響,大量礫沙石隨潮汐消長南北位移,每年左右擺動各一次,故名「神龜擺尾」,在地人稱之為「死龜活尾溜」,形容龜尾的活靈活現。
如果風浪太大,龜山島會「斷尾」變成前後兩截,但近年來最嚴重的一次是去年底康芮颱風來襲,整座島上設施遭強風巨浪摧毀,重達40公噸的消波塊被大浪推到岸上、淹水高度200公分、普陀巖廟宇神尊漂浮起來,是龜山島開放觀光24年來遭颱風侵襲最嚴重的一次。
龜山島駐警隊長許源豊表示,所幸當時島上人員趕緊逃避躲過,無人傷亡,但龜尾整個斷掉,只剩短短的300公尺,花了3000萬元整建設施後,今年3月1日龜山島恢復對外開放登島,龜尾之後也慢慢癒合,現在長回來大約5、600公尺。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