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藝術品買氣降 業界:年輕人品味變

根據四月公布的「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由於持續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經濟壓力和購買行為的轉變,去年全球藝術品總體銷售額下跌一成二,高單價的藝品銷售額更暴跌三成九。業界強調,必須找到新的方式吸引新世代進場。
集結眾多畫廊的藝博會、藝術展會,一向是消費者購買藝術品的主要交易場所。但根據巴塞爾報告研究團隊的調查發現,去年參加藝術展會的人數雖然成長,但成長的人數卻是來自未必會購買藝術品的遊客,過去藝博會倚賴的長期買家,參加展會的次數卻減少,原因在於展會過度擁擠、藝品同質化與旅行成本提高。
報告中,一位經銷商表示,「現在的年輕收藏家不再購買畫作」,隨著當代藝術泡沫的破滅,藝術市場高度依賴偏愛現代藝術和戰後藝術的嬰兒潮世代,但這些收藏家都超過六十歲,讓他擔心十年後的藝術市場會是什麼模樣。
年輕人不買畫?多納藝術總監陳如鈊說,年輕收藏家過去幾年熱中投資潮流藝術與數位藝術,但這兩種藝術如今都已成泡沫或走下坡,加上疫後股市大好,年輕人把錢投入股市,投注於藝術市場的資金不如上一代。
她觀察,新一代的藝術買家不在意深奧的藝術理論,喜歡療癒型藝術,購買的藝品往往是可放在家中當擺飾,不像上一代買藝術品是為了收藏,常會買家中放不下的大畫,另外收藏於倉儲。
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長陳菁螢說,如何在台北當代、台北藝博會兩個大型國際藝博會之外,推動區域性的藝品交易能量,並培養新世代買家,將是未來挑戰。台北國際藝博會從去年起調整步伐,展會前後推出結合周圍近百家藝廊的「台北藝術周」,畫廊協會也開始舉辦藝術相關課程,培養新一代的買家。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