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腦霧!最新研究揭大腦都要「打掃」 醫生籲2招助排毒防失智

大腦也要打掃?台灣1名醫生表示,如果有腦霧、健忘,以及情緒煩躁,未必是腦部出現老化,可能只是「堆太多垃圾了」,運動除了有益身心之外,更「是幫大腦打掃的關鍵工具」,加上睡眠,就能更加有效排出神經廢物。
熬夜年紀大 妨礙大腦排出神經廢物
基因醫師張家銘在其臉書粉專表示,大腦有1套類似淋巴系統的清除通道,被稱為「膠狀淋巴系統 」(Glymphatic System),透過膠質細胞將神經廢物引導進腦脊髓液,再透過「腦膜淋巴管」(mLV)送出大腦,相關廢物並非普通代謝產物,反而是阿茲海默症的β類澱粉蛋白、帕金森症的α-synuclein,以及慢性發炎因子。
但這套系統並非一直有效,當民眾久坐、熬夜、壓力大、或者年紀漸長時,這套清除路線就會變得擁擠緩慢、甚至卡住。
2組受試者進行不同程度運動
醫學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2025年4月公布大型研究結果,發現如何令到大腦恢復暢快流動,研究團隊找來1批健康受試者,分成2組,其中1組只做1次30分鐘的固定踏單車運動,另1組則連續運動12周、每周3次,團隊利用最新的非侵入性核磁共振技術,觀察大腦的膠狀淋巴系統活動和腦膜淋巴流速。
長期進行規律運動 真正打掃大腦
結果顯示只有該組長期進行規律運動受試者,其大腦內的「清道夫系統」才真正啟動,腦膜淋巴管的尺寸同時變大,流速增加,連血液中的發炎蛋白S100A8、S100A9、DEFA1A3也明顯下降,代表整體發炎狀態被壓制。調節免疫系統的J Chain蛋白同時上升,「運動不只是排毒,還在提升大腦的自我防禦力」。
持續運動才有用 醫生︰睡得好也很重要
這項研究給予非常具體的行動建議,並非要求民眾每日跑馬拉松,反而是尋找1種能長期持續進行的運動,例如快走、踏單車、游泳,只要每周3次、每次30分鐘,就足以令到大腦開始打掃。最適合運動的時段是傍晚時分,膠狀淋巴系統本來就和晝夜規律相關,夜晚「排毒效果」會更好。
張醫生更指,「睡得好也很重要」,晚上睡覺期間,膠狀淋巴系統清除功能達到高峰,換言之,「白天靠運動打開『進水口』,晚上靠睡眠排出『毒水』」。
延伸閱讀:
吻痕別亂留!男友親熱用力吮頸 女生突癱軟倒地 求醫證患腦中風
69歲初戀!阿伯識年輕17歲女友 腦梗後下場極悲慘:上了她的當!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