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帶動 上市公司上半年獲利年增逾11%

台灣證券交易所今天公布上市公司(不含金融保險業)今年上半年營收合計新台幣20兆6097億元,年增16.27%;上半年稅前淨利1兆9826億元,年增11.39%。電子產業獲利主要為AI帶動;櫃買中心統計,上櫃公司上半年營收成長,近62%公司獲利。
證交所說明,上市公司營收與獲利均較去年同期成長,反映上市公司於國際動盪局勢中展現營運韌性與穩健競爭力。
證交所表示,整體市場具獲利上市公司計645家,約占70%,較去年同期成長295家,約32%。其中,獲利成長產業如半導體業,憑藉領先技術及多元供應鏈布局,成功把握AI市場機遇,收穫豐碩。而電腦及週邊設備業、其他電子業也受惠AI伺服器及高效能運算強勁需求,帶動獲利成長。
獲利衰退上市產業主要為航運業、塑膠工業及其他業。航運業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加上認列匯兌損失,獲利銳減。塑膠工業受關稅不確定之影響,加上認列匯兌損失及轉投資收益衰退,導致獲利衰退。其他業因轉投資收益衰退及提列鉅額預期信用減損損失,獲利因此衰退。
櫃買中心統計,上櫃公司(不含金融業)今年上半年營收約1兆4234億元,年增10%,但受匯率波動影響,稅前淨利1119億元,年減29%;顯示上櫃公司短期獲利表現雖受匯率變動影響,長期營運仍穩健成長。
櫃買中心指出,國內上櫃公司上半年度獲利較去年同期成長公司有288家,約國內上櫃公司35%,獲利成長金額前3大產業分別為建材營造、數位雲端及紡織纖維。
在每股盈餘(EPS)方面,經統計超過10元上櫃公司有11家,5元以上未達10元的公司42家,2元以上未達5元公司128家,整體市場有獲利上櫃公司共507家,約占62%。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